亩制,为何又效法五卿另加口赋?”
商鞅说:“赵国后亡,仍然是亡。如今魏强赵弱,可见赵国虽然民富,国贫仍是大弊。主公之志,并非民富国贫,而是富国强兵。采用大亩制,是取赵国之长。另增口赋,是取魏国之长。秦国兼取赵、魏之长,必能代周为王。”
秦孝公心悦诚服,尽从商鞅之策,颁布法令:秦民二男以上不分户者,口赋加倍。鼓励分户,奖励垦荒。增加国库收入,准备东进中原。
申不害献策:“十三年前魏惠侯东迁大梁,称霸中原,争霸天下,主公最先朝拜魏惠侯,所以后来魏惠侯只伐赵,不伐韩。如今秦孝公东迁咸阳,欲进中原,欲霸天下,主公也应最先朝拜秦孝公,那么秦军如果东进,也将只伐魏,不伐韩。”
韩昭侯听从其言,前往咸阳朝拜秦孝公。
韩昭侯是商鞅变法以后至秦的第一个中原诸侯。一入咸阳,震惊于全城洁净如洗。再也不敢轻视秦国,恭恭敬敬朝拜秦孝公。
秦孝公大悦,重赏商鞅。
商鞅之法规定:倾倒炉灰于户外,弃置药渣于路中,均予斩首。
此后络绎至秦的中原诸侯、使者,无不震惊于咸阳一尘不染,似非人间。
魏惠侯五十三岁,邀请赵肃侯在魏邑阴晋(陕西华阴东)会见,希望与赵和解。
赵肃侯赴会,与魏惠侯分庭抗礼,比赵成侯更为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