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十六年。秦惠王更元二年。楚怀王六年。魏惠王后元十二年(相王)。韩宣王十年(相王)。赵武灵王三年(相王)。齐威王三十五年。燕易王十年(相王)。鲁景公二十三年(卒)。卫孝襄侯十二年。越王无疆二十年。中山先王五年(相王)。
年初,魏、韩、赵、燕、中山五国诸侯应公孙衍之约,齐聚魏都大梁,举行叛周称王的盛大会盟。
魏惠王此前已在齐地徐州叛周称王,韩宣王此前已在魏地巫沙叛周称王。
赵武灵侯、燕易公、中山君魏,此时在魏都大梁叛周称王。史称赵武灵王、燕易王、中山先王。
五国诸侯均戴王冠,分庭抗礼,歃血为盟,相互承认王号。史称五国相王。
魏惠王七十八岁,成为五王盟主,更加倚重公孙衍,又重用其二弟公孙喜(字犀武)、三弟公孙弘。
惠施五十八岁,虽未罢相,已被冷落。
公孙衍五十三岁,成功组建了以魏为首的中原五国联盟,广积天下人脉,赚足政治资本。天下仰视,不称其名,敬称其字:犀首。
五国相王一毕,魏惠王立刻召见公孙衍:“寡人身为五国盟主,不可不报齐威王破魏杀子之仇。寡人打算派遣勇士,刺杀齐威王!”
公孙衍说:“大王身为万乘之君,怎能以匹夫的方式报仇?我愿率领二十万甲兵,邀约韩、赵、燕、中山共同伐齐。虏获齐民,劫掠牛马,让齐威王内热发疮。攻破临淄,抓住田忌,打断其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