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101章完结

第101章完结

田莘之奉命,献策秦惠王:“商鞅变法至今,秦军征伐中原,四十余年未曾一败。~萝~拉,暁·税_ ~追·嶵¨欣·章,节\张仪奉大王之命相魏,三年不伐齐,去年终于伐齐,秦军遭遇首败,不仅大损秦威,更有叛秦之嫌。如今张仪归秦,引来五国合纵伐秦,叛秦之迹更明。大王欲败五国合纵伐秦,一要凭借擅长用兵的甘茂,二要凭借擅长用计的陈轸。张仪回来,如果诋毁甘茂、陈轸,即为叛秦铁证,大王不可听信!”

张仪回到咸阳,面见秦惠王:“我在魏国筹备三年,然后伐齐,竟然失败,恳请大王治罪。我一定戴罪立功,击败五国合纵伐秦。不过陈轸在后方决策失误,甘茂在前方指挥不当,也是伐齐失败的重要原因,大王也应治罪!”

秦惠王大怒,不让张仪复相。

公孙衍随即发动了战国史上第一次中原诸侯合纵伐秦。

魏、韩、赵、燕、楚五国联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得到秦占之地的河东魏民配合,迅速击败驻守河东魏地的秦军。攻入河西,直逼函谷关(河南灵宝东北)。

樗里疾、甘茂领兵攻出函谷关,先败作为联军主力的魏军,后败助魏伐秦的韩、赵、燕、楚之军。′k?a·n?s?h`u/b`o_y,.,c~o-m·

正在此时,义渠王也应公孙衍之约,北面偷袭秦国。

秦国腹背受敌,被迫兵分二路。

甘茂率领秦军步卒,在李帛迎战义渠骑兵,惨败。

樗里疾率领秦军车兵,追击败退东撤的五国联军,重新攻至河东。

匡章献策齐宣王:“大王虽然恼怒去年魏惠王助秦伐齐,不愿加入魏襄王、公孙衍策动的合纵伐秦。但是魏惠王已死,魏襄王又派公孙衍示好,如果大王听任秦军大败诸侯,联军损失过大,不利齐国。”

齐宣王听从其言,命其率领齐军,接应联军东撤。

五国联军正在各归母邦途中,齐军断后。

秦军去年大败于匡章,心有余悸,不敢猛追联军。

惠施献策魏襄王:“五国合纵伐秦,先胜后败。魏军损失最大,死伤一半。大王不如请纵长楚怀王出面,与秦议和。”

魏襄王听从其言,命其使楚。¨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

惠施至楚,晋见楚怀王:“魏襄王希望大王以纵长身份出面,与秦议和。”

楚怀王说:“不如就请先生入秦,代表寡人与秦议和。”

杜赫献策昭阳:“五国合纵伐秦,实为魏相公孙衍策动,大王却贪图虚名而担任纵长。如今伐秦失败,大王再让魏使惠施由楚入秦议和,秦惠王必将认定,伐秦主谋是楚国,议和主谋是魏国。这样就会魏国得利,楚国受怨。不如让惠施返魏,另派楚使入秦议和。这样才能楚国得利,魏国受怨。”

昭阳听从其言,回复惠施:“先生由魏至楚,经楚入秦,代表楚国议和,秦惠王必将认定,伐秦主谋是魏国,议和主谋是楚国。这样就会魏国受怨,楚国得利,有失楚国的大国风范。不如先生先回魏国,然后楚国遣使至魏,经魏入秦,代表魏国入秦议和,这样就会魏国得利,楚国受怨,才是楚国的应有担当。”

惠施返魏复命。

魏襄王不悦。

杜赫又献策昭阳:“去年魏惠王伐齐失败,今年魏襄王又伐秦失败,魏国损失惨重。如果楚国阻止魏国与秦议和,魏襄王必将不再亲楚,转而亲齐、亲秦,不利楚国。如今楚国东有越国牵累,假如再与魏国失欢,又与齐、秦交恶,必将陷入孤立。相国必须尽快遣使,经魏入秦,代表魏襄王议和。”

昭阳即命杜赫经魏入秦,代表魏襄王与秦议和。

赵武灵王召见群臣:“五国合纵伐秦,又有义渠骑兵配合,仍然大败而归,寡人深感耻辱。寡人没有称王之实,不敢再居称王之名。今后不许再称寡人为王,改称寡人为君。”

赵国群臣奉命,更加爱戴赵武灵王。

八年前,曹商献玉宋康王,受赏百金,重新开张曹氏旅店,重振家业。

曹商不满足于受赏,希望得到重用,苦思良策,等待良机。

五国伐秦失败,曹商抓住机会,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