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103章完结

第103章完结

惠盎说:“五国相王、五国伐秦与宋无关,使宋免于战祸,原是宋民之福。?我_得*书^城! ·哽,芯`嶵¨全′大王却视为宋国之辱,听信曹商之言,与虎狼之秦结盟,卷入诸侯乱战。戴盈反对,遭到罢官。我也反对,被刖一足。吾弟惠施一再劝我不要仕宋,我德心浅薄而不听,才会有此结果。不过这样我倒解脱了,从此不必再与小人为伍。”

公文轩说:“令弟惠施差一点被魏惠王杀掉,魏惠王死后又重新返魏。如果先生仕宋是德心浅薄,那么惠施仕魏也是德心浅薄。你们兄弟二人,似乎半斤八两。”

惠盎说:“我们遵循墨子之道,一心救世,不计得失。”

公文轩说:“墨者救世之心,固然可嘉,但是效果如何?与其出仕庙堂同流合污,不如散处江湖洁身自好。江湖野鸡为了葆全真德,宁可十步一啄食,百步一饮水,也不愿囚禁在庙堂樊笼之中。庙堂家禽尽管丰衣足食,荣华富贵,身形如同王者,德心其实不善。”

惠盎默然。

燕王哙在位四年,崇信墨子之道,仿效圣王大禹。!w.6¨1+p`.¢c.o′m¨不慕女乐,不修台榭,不喜畋猎,亲操农具,躬耕田垄,自苦其身,心忧万民。

燕国臣民额手相庆:“上古圣王明君,不过如此!”

东周国洛阳人苏代,齐威王时游于稷下,一直不受重用,于是晋见齐宣王:“燕王哙崇信墨子之道,任命墨者子之为相。我愿使燕,劝说燕王哙遵循墨子之道,仿效尧、舜、禹禅让,禅位子之。太子姬平和燕国群臣必将反对,燕国必将陷入内乱。大王就能以戡乱为名,北伐燕国,解除后顾之忧,然后西进中原,代周为王。”

齐宣王大悦,命其使燕。

苏代到达蓟城,晋见燕王哙。

燕王哙问:“齐宣王是否明君?”

苏代说:“不是能够称霸天下、代周为王的明君。”

燕王哙问:“是何缘故?”

苏代说:“能够称王称霸的明君,必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秦孝公对商鞅信而不疑,成功称霸。秦惠王对张仪信而不疑,成功称王。·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齐宣王即位以后,立刻罢免田婴,很快又让田婴复相,然而不予信任,怎能算是明君?”

燕王哙大为自得:“寡人不是这样,非常信任子之。”

燕王哙原本信任子之,从此更加信任子之。

子之感激苏代,赠送百金。

苏代拿出五十金,转送鹿毛寿。

鹿毛寿献策燕王哙:“唐尧禅位许由,魏惠王禅位惠施,许由、惠施全都拒绝,唐尧、魏惠王没有禅位之实,而有禅让之名,人称圣王明君,流芳百世,天下颂扬。大王既然崇信墨子之道,应该仿效尧、舜、禹禅让,禅位子之,子之必定会像许由、惠施一样拒绝。大王没有禅位之实,而有禅让之名,必被视为圣王明君,流芳百世,天下颂扬。”

燕王哙听从其言,不愿像魏惠王一样虚情假意,认真筹备禅位大典。

苏代返齐复命。

齐宣王重赏苏代千金,静等燕国内乱。

庄子五十三岁,与蔺且同往商丘。

庄子看见沿途农田,收割得寸草不留,吟诵《小雅·大田》:“彼有不获穉,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蔺且问:“夫子为何吟诵此诗?”

庄子说:“古时赋轻税少,农夫收割,总是留下一些麦穗谷粒,既养寡妇,也养鸟兽,以此感恩上苍。如今赋重税繁,农夫收割,总是颗粒归仓,寸草不留。古时人力耕种,耕具粗陋,耕地少而亩产低,然而赋税低微,宫庙简朴,战争稀少,所以国泰民安,百姓和乐。如今畜力耕种,耕具精进,耕地多而亩产高,然而赋税高涨,宫庙奢华,战争频繁,所以国否民痞,百姓遭殃。”

二人走进蒙山,听见丁丁伐树之声。

伐木工人正在吟唱《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