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不听,派遣苏秦率领齐军至赵。!q\d?h~b_s¢.!c?o,m\
赵惠文王二十岁,冠礼以后亲政,仍然迷恋剑术。李兑继续独掌大权。
苏秦领兵至赵,约赵伐韩。
李兑即命赵梁率领赵、齐联军伐韩,攻至鲁关(河南鲁山鲁阳关)。
魏昭王又连夜召见孟尝君:“秦、韩共同伐魏,君侯可否再请赵、燕救魏?”
孟尝君说:“去年魏、韩同心,共同抗秦,所以赵、燕肯救。如今韩釐王献地事秦,助秦伐魏,赵、燕未必肯救。大王难以独力抗击秦、韩联军,不如像韩釐王一样献地事秦。”
魏昭王说:“君侯之言甚是!不过成阳君使秦,可以安全返回。君侯如果使秦,不能安全返回。寡人当遣何人使秦献地?”
孟尝君说:“芒卯。”
魏昭王听从其言,派遣芒卯入秦献地。
芒卯至秦,割让绛邑(山西翼城)、汾邑(山西汾阳)等河东四百里地。
秦昭王大喜,命令秦、韩联军停止伐魏,嘉奖魏冉:“韩珉让韩辰入秦献地,寡人一举收复被孟尝君夺回的河东韩地。¢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魏昭王不敢与寡人再战,也命芒卯入秦献地,寡人又一举收复被孟尝君夺回的河东魏地。孟尝君伐秦三年夺回的魏、韩河东之地,舅父仅仅巧施妙计,就已兵不血刃重归寡人!”
李兑得知魏昭王也献地事秦,急命赵梁退兵,赵、齐联军停止了伐韩。
芒卯准备返魏,辞别秦昭王:“魏国没有亲秦大臣,不利大王东进。大王如果能让魏昭王任命我为司徒,我就能劝说魏昭王再献河东三邑长羊、王屋、洛林。”
秦昭王不敢相信竟有此事,疑心有诈。
芒卯私见魏冉,呈上孟尝君密信:“门客向我密报,吕礼逃秦奔齐,乃是为秦反间。齐、秦一旦交好,吕礼必被秦昭王所重,君侯必为秦昭王所轻。君侯不如劝说秦昭王伐齐,破齐以后,我将返齐复相,必请齐湣王分封君侯。”
魏冉大悦,向秦昭王进言:“孟尝君被齐湣王罢相,又失封地薛邑,陷入穷途末路,从仇秦变成亲秦,从忠齐变成仇齐,必欲报复齐湣王,所以派遣芒卯使秦,背着魏昭王卖魏事秦,希望大王助其伐齐。¢齐′盛^晓!说?枉? ¢庚*薪+蕞`全.大王不必疑心芒卯,应该利用魏昭王信任孟尝君,孟尝君仇恨齐湣王,推助山东诸侯内耗,秦军就能加速东进。”
秦昭王不再疑心芒卯,派遣御史大夫起贾使魏,替芒卯请功。
起贾至魏,晋见魏昭王:“芒卯使秦有功,秦昭王希望大王任命他为司徒。”
魏昭王不悦:“寡人宁可让奴隶担任司徒,也不让芒卯担任司徒!”
起贾只好告退。
孟尝君入见:“起贾有何冒犯,惹得大王如此不悦?”
魏昭王说:“秦昭王要求寡人任命芒卯为司徒。寡人说,宁用奴隶,不用芒卯。”
孟尝君问:“大王为何如此鄙视芒卯?”
魏昭王说:“芒卯私通兄嫂,连生五子。寡人命其担任司徒,必被天下耻笑!”
孟尝君叹息:“难怪大王受制于秦!牛若驮书至秦,也称善牛。芒卯即使私德有亏,难道还不如牛?大王既然命他使秦,当然宜为重臣!”
魏昭王犹豫三天,终于听从孟尝君,任命芒卯为司徒,执掌魏军。
芒卯担任司徒,上朝进言:“秦昭王对我许诺,只要大王再献河东三邑长羊、王屋、洛林,秦军永不再攻魏国先君陵墓所在的旧都安邑。而且立刻出兵助魏伐齐,所得齐地尽归大王。”
魏昭王问孟尝君:“君侯以为如何?”
孟尝君说:“大王若是不允,秦昭王必将继续伐魏,河东三邑仍然不保。大王如果允准,秦昭王就会停止伐魏,大王就能失地于秦,得地于齐。”
魏昭王无奈,又向秦国再献河东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