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178章完结

第178章完结

平原君向赵惠文王进言:“父王实行胡服骑射,一是为了伐灭中山,二是为了遏制暴秦。\x\i-a.o?s\h-u?o!h-u!a·n?g¢.^c?o′m,大王如果助秦灭齐,不利于遏制暴秦。”

赵惠文王听从其言,拒绝助秦灭齐。

魏冉向秦昭王进言:“齐国已破,乐毅仍在追剿齐国残部。赵惠文王不愿助秦灭齐,秦军难以劳师远征。如今胆敢对抗秦国的赵武灵王、齐湣王、苏秦、李兑,都已先后死去,唯有孟尝君仍为魏昭王重用。孟尝君伐齐报仇已毕,又已收复薛邑,极有可能重新策动合纵伐秦,大王应该继续伐魏。”

秦昭王听从其言,为免楚国救魏,亲往楚地鄢邑(河南鄢陵)会见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庆幸于齐破以后,秦昭王不谋伐楚而谋伐魏,承诺决不救魏。

秦昭王又约韩釐王共同伐魏。

韩釐王畏惧秦伐,于是罢免敌秦的公叔,让亲秦的韩辰复相,同意助秦伐魏。

秦、韩联军伐魏,攻取安城(河南原阳),进围魏都大梁。

孟尝君又向赵、燕求救。~3¨叶*屋_ !唔·错·内~容′

赵惠文王不愿齐破以后,秦再灭魏,又与燕昭王共同救魏。

秦、韩联军忌惮赵、燕骑兵,立刻退兵。

魏都大梁首次遭到秦军围攻,虽得赵、燕之救而幸免陷落,魏昭王仍然十分后怕,终于明白,只要孟尝君相魏一日,秦昭王不可能停止伐魏。于是罢免孟尝君,改命庶子魏无忌为相,封为信陵君。

又把信陵君之姐魏氏,嫁给平原君,希望借赵抗秦。

孟尝君罢免魏相,重归薛邑。

回想自己为泄私愤,放弃合纵伐秦,转而合纵伐齐,本意是薄惩齐湣王,然后返齐复相,继续合纵伐秦。不料合纵伐齐一旦启动,自己再难掌控,竟为苏秦作嫁,导致弱燕击破强齐,齐湣王惨死莒邑。尽管薛邑失而复得,但是自己失去强齐后盾,即被魏昭王抛弃。

孟尝君痛悔一念之差,铸下大错。一世英名,尽付流水。如今身为齐国宗室,却从齐国功臣变成齐国罪人。自伤自嗟,很快病死,终年六十三岁(前345-前283)。

魏昭王闻讯,出兵灭薛。

孟尝君田文,先相魏三年(前316-前314),再相齐十九年(前312-前294),兼任秦相一年(前299),后相魏十一年(前293-前283)。`精·武*暁/税?蛧^ ·勉′沸?越,毒+伐楚五年(前303-前299),伐秦三年(前298-前296),伐燕一年(前295),伐齐十年(前293-前284),无不大胜。然而伐破母邦,自毁长城。身死薛灭,子孙绝祀。

秋天,秦昭王亲往魏冉新得封地定陶,再次会见楚顷襄王,商议共同伐赵。

秦昭王一到定陶,发现定陶作为天下第一商都,税赋冠绝天下,富丽奢华超过七雄国都。如今魏冉之富,已经超过秦国王室。终于明白,魏冉前年反对伐齐,去年五国破齐以后,又听凭诸侯瓜分宋地,不为秦国争得寸地,都是为了保住定陶。

于是大为不快,立刻罢免魏冉。

楚顷襄王为了预防秦伐,罢免了亲秦的庶弟子兰,改命宗室公子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

春申君相楚,上朝进言:“如今齐国大破,魏、韩臣服秦国,燕国远离秦国,楚、赵成了秦军征伐的两大目标,秦昭王不伐赵,必伐楚。大王想要避免秦伐,不如把秦昭王垂涎已久的和氏璧,献给赵惠文王,诱使秦、赵两强互战。”

楚顷襄王说:“和氏璧乃是传国重宝,怎能拱手献出?”

春申君说:“大王如果不能借助赵国,削弱秦国,将与魏、韩、齐同命,怎能保住和氏璧?献出区区玉璧,诱使秦、赵互战,岂非舍轻得重?”

楚顷襄王听从其言,忍痛割爱,派遣庄辛使赵献璧。

庄辛到达邯郸,晋见赵惠文王:“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北驱东胡,东灭中山,西破暴秦,跃居天下最强。大王承父之威,年轻有为,如今赵、燕一体,兼并齐、宋,疆域超过天下一半,声势盖过战国以来所有强国。敝国之王认为,天下重宝和氏璧,不该属楚,应该归赵。”

赵惠文王接过和氏璧,看见上刻“天子宝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