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殁五十一年(前235):秦相吕不韦死。′j′i¢n\r?u~t-a,.~c′o.m¢遗编《吕氏春秋》大量抄引魏牟版《庄子》初始本。
庄殁五十三年(前233):韩人韩非死。遗著《韩非子》大量抄引魏牟版《庄子》初始本。
庄殁五十六年(前230):秦王嬴政灭韩。
庄殁五十八年(前228):秦王嬴政灭赵。
庄殁六十一年(前225):秦王嬴政灭魏。
庄殁六十三年(前223):秦王嬴政灭楚。
庄殁六十四年(前222):秦王嬴政灭燕。
庄殁六十五年(前221):秦王嬴政灭齐。统一天下,不灭卫国。把秦昭王僭称“西帝”之后仅行秦国的秦历颁行天下,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末。僭称“皇帝”,实现商鞅变法的终极目标:由王而帝。
庄殁六十七年(前219):秦始皇首次东巡天下,特至彭城,命令上千役夫潜入泗水,寻找齐威王二十二年(前336)运齐途中沉没的周鼎,未能找到。
庄殁七十三年(前213):秦始皇采纳大儒荀况弟子李斯献策,焚烧了痛斥秦人无信无义、斩首计功的六国史、百家书。*求\书~帮· ,嶵?歆·章-结.庚¢鑫¨筷·战国史事湮灭,各国纪年淆乱。
庄殁七十六年(前210):秦始皇再次东巡天下,猝死于赵武灵王的沙丘行宫。秦二世胡亥弑兄篡位。
庄殁七十七年(前209):秦二世胡亥废黜卫君角,贬为庶民。百年前(前310)卫嗣侯遵循泰道,贬号称君。经卫嗣君、卫怀君、卫元君、卫君角四世,卫民免于战祸百年,卫国成为亡国最晚的周封诸侯。
楚人陈胜、吴广率领九百刑徒,在楚地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楚将项梁、项羽把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立为“楚怀王”,唤醒楚人耻辱记忆。天下反秦。
庄殁七十九年(前207):楚人刘邦攻破咸阳,秦帝国十四年(前220-前207)而亡。楚地民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应验。
庄殁一百五十二年(前134):刘邦重孙汉武帝刘彻采纳大儒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微-趣`小′税?徃. \首_发¨汉初重出的先秦百家著作,非亡即残,百不存一。
庄殁一百六十四年(前122):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死。遗编《庄子》大全本,包括内篇七(庄子亲撰),外篇二十八(弟子后学所撰),杂篇十四(后学所撰),解说三(刘安所撰)。总计五十二篇,十余万言。新增二十三篇(新外篇六、杂篇十四、解说三),四万余言。
庄殁一百八十二年(前104):汉武帝废除通行天下一百十六年(前220-前104)的秦历,恢复夏历,一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岁末。沿用至今。
庄殁五百九十八年(312):西晋儒生郭象(252-312)死。遗著郭象版《庄子》删改本,包括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九篇为魏牟版、刘安版外篇),总计三十三篇,六万余言。删除刘安版《庄子》十九篇(外篇四,杂篇十二,解说三),四万余言。最后篡改三十三篇原文,并用郭义反注庄义。庄书面目全非,庄义全面反转。
唐宋以后,魏牟版、刘安版《庄子》亡佚,郭象版《庄子》独存,伪庄学黥劓天下。
庄殁两千一百九十七年(1911):辛亥革命终结以王僭帝的悖道政体,中华否极泰来。
庄殁两千三百年:张远山完成《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子传》,庄学重出江湖。
后记 知人论世,鉴往知来
庄子生平史料,仅有二十余条,为之立传极其困难。如果强凑篇幅,只能写成评传,简述庄子生平,详析庄子思想,这样既与《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重复过多,又在庄子思想内部继续打转,而我希望展示庄子思想得以产生的特殊外部环境,于是反复权衡之后,决定写成《庄子传》暨《战国纪》。
战国两百余年,贯穿着缠绕纠结、难解难分的两条主线。一是天下诸侯的战场决胜,结果是野蛮的秦国战胜了文明的中原,决定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政治走向。一是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弈,结果是周秦的否术遮蔽了夏商的泰道,决定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思想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