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184章完结

第184章完结

其六,秦灭六国之前六十五年(前286),齐湣王伐灭宋国。?白`马`书/院? *嶵^鑫·漳~劫!更!欣^快,因此秦始皇尽烧六国史书之前,宋国史早已亡佚殆尽。《史记》虽有《宋世家》,但其春秋阶段可以参考儒书《春秋》、《左传》而基本完整,其战国阶段由于史料不足而残缺错讹。《战国策》虽有《宋卫策》,然而后世学者大多凭借《史记》的错讹纪年,予以错误系年。六国史的残缺错讹尚且乏人厘正复原,不属七雄的宋国史更加无人厘正复原。

其实宋国是七雄之外的最大千乘之国,宋康王拓地三百里,号称“五千乘劲宋”,又是居于天下之中的前朝遗邦。东之强齐,南之强楚,西之强秦,北之强魏和强赵,为了代周为王而分从四方问鼎中原,无法绕开宋国。只要深入疏理残存史料,宋国史就能大致厘正复原。

其七,战国中期的合纵连横,导致反间之事频繁。比如楚怀王派遣昭滑使越反间而相越,最终灭越。赵武灵王派遣楼缓使秦反间而相秦,最终破秦。秦昭王派遣吕礼奔齐反间,导致孟尝君罢免齐相而转任魏相,放弃合纵伐秦而转为合纵伐齐。燕昭王派遣苏秦使齐反间而相齐,最终灭宋破齐。\x·q?i+s,h¢e*n¢.?c_o′m¢反间之事,原本极端隐秘,当时已经知者极少,秦火汉黜之后更加鲜为人知。苏秦为燕使齐反间,则是最为隐秘又最为重大的战国秘史,司马迁、刘向全然不知,因此《史记》、《战国策》误将苏秦移前三十年,变成张仪师弟,共同师从子虚乌有的鬼谷子。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全书二十七篇,除了九篇附录,十八篇是苏秦遗稿,均为苏秦游说陈轸、燕昭王、齐湣王、魏昭王、秦昭王、赵惠文王、齐相孟尝君田文、赵相奉阳君李兑、秦相穰侯魏冉的对话记录和信件底稿。第四篇是齐伐宋第二年(前287),苏秦在齐致燕昭王的密信,详尽回顾了为燕反间至此十五年(前301-前287)的过程细节,力辩自己从未叛燕忠齐。苏秦遗稿足以纠正《史记》、《战国策》关于苏代、苏秦、苏厉三兄弟的种种谬误(误以苏秦为兄,苏代为弟),足以揭破苏秦为燕反间十八年(前301-前284)的惊人秘史。然而整理者囿于《史记》的错讹纪年,未能对《战国纵横家书》做出正确排序、精确系年和合理解读。至今四十年,其他学者也未深入研究,致使重大考古发掘迟迟没有兑现重大价值。¨三*8·墈?书_枉~ +埂+辛·嶵!哙?

其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百家著作亡佚残缺,道家著作也不例外。因此《关尹子》、《列子》、《子华子》亡佚(或许包括杨朱之书),《文子》真伪杂陈。儒家官学仅对《老子》、《庄子》难以剿灭,只能先篡改到面目全非,再反注到反转宗旨。传承泰道、反对权谋的真《老子》,于是变成了鼓吹否术、宣扬权谋的伪《老子》。拒绝臣服、反对混世的真《庄子》,于是变成了鼓吹臣服、宣扬混世的伪《庄子》。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老子》帛书。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墓出土了《老子》竹简。足以证明今本《老子》的关键字句,多被后儒篡改。然而众多学者囿于窃据权威两千年的伪老学成心,未能深入研究马王堆、郭店《老子》,致使重大考古发掘迟迟没有兑现重大价值。伪老学、伪庄学至今窃据权威,毒害天下。

其九,伏羲画六十四卦,并予命名,乃是中华文明黎明时期的初始史实,中华民族“开天辟地”(认知天地本质,确立天地之道)的根本史实,因而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均有六十四卦及其卦名。由于周之灭商、孔子从周、独尊儒术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变,无不导致《周易》取代《连山》、《归藏》,因此秦火汉黜之后《连山》、《归藏》亡佚。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汲郡魏襄王墓出土了《归藏》(孔子得之于宋,子夏携之至魏),包括六十四卦及其卦名,因其危及《周易》、《易传》权威,唐宋以后再次亡佚(同时出土的魏史《竹书纪年》,因其危及《史记》权威,也在唐宋以后亡佚。仅有价值最小的小说《穆天子传》,因其不会危及官学权威,独存至今)。此后国人仍然盲信积非成是的权威谎言,以为编纂《周易》的周文王始叠八卦为六十四卦,始定六十四卦卦名;不知中华第一圣山泰山之名,取自伏羲泰卦;不知儒家官学以《周易》、《易传》为权威根据而鼓吹的庙堂否术“天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