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了。不过生动归生动,从技术层面来说,匕首插进铜柱,这可能吗?
秦王拔剑后,回头就把荆轲的两手给斩断了,荆轲这时靠着柱子大笑,然后伸开两腿坐在地上大骂。在古代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举动,因为先秦古人穿袍子,通常没有裤子,“箕踞”会让两只毛腿露出来。荆轲说:“刚才我没能杀你,就是因为轻易相信了你要听琴声才死,才被你这个竖子所骗。我没法报答燕国,我不能建功立业了!”
这是《燕丹子》的最后一幕,荆轲临死都像个勇士。
除了《燕丹子》之外,汉代还有另外一个野史版本叫《三秦记》,《三秦记》的记载就非常简略,只说:荆轲入秦,为燕太子报仇。把秦王衣袂曰:“宁为秦地鬼,不为燕地囚。”王美人弹琴作语曰:“三尺虏骭何不掣?四面屏风何不起?”王因掣衣而走,得免。
什么叫“宁为秦地鬼,不为燕地囚”?就是我宁可在秦地被你杀了做鬼,我也不肯活着等秦国来灭亡燕国后做囚奴。然后一样是靠琴声,只是多了弹琴者的名字叫王美人。“三尺虏骭”是指秦王之剑,基本情节和《燕丹子》如出一辙。
试问:如果你是太史公,现在要写有关荆轲的传记,看到野史中有这么多有关荆轲故事的记载,但也有太多荒谬不合理的情节,这一刻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