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敌我之间:成在对手,败在队友 > 第41章完结

第41章完结

秦复进兵攻之。?精,武′暁?说!徃¨ -耕?欣¨醉\哙-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为什么没有用?因为你的敌人有他的目的,没达到他的目的之前,他怎么可能放过你?你再怎么谄媚求饶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非得达到目的,那就是灭亡燕国,统一天下。

读完以上荆轲的故事,各位可以看出太史公对之前的野史《燕丹子》,做出了怎样的补充、删节和修正。这些更改和变动需要求证,需要考据,太史公的根据何在?由于时代久远,太史公所参考的许多史料已不复传世,因此这个问题很难予以论证。但至少荆轲在殿上刺秦王的经过,现在还可以看到太史公的根据。在《史记•刺客列传》的“太史公曰”中,记载了如下的文字: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

秦朝灭亡以后,夏无且还活着,一直活到汉代。公孙季功和董仲舒都还常跟夏无且来往,所以才从他口中知道了荆轲刺秦王的详细经过,因为夏无且当时就在殿上。后来他们又跟太史公说了这件事,因此太史公才根据夏无且的口述历史来修改了《燕丹子》的记载。_0+7·z_w¢..c·o^m/

人文学,特别是历史学,所研究的是相对的真实。什么叫相对的真实?历史是过去人类所有的活动,包括心智活动和物质活动;而历史学是从史料中复原过去的人类活动,这些史料包括了“文”(文字记载)和“献”(口述历史),现在还要加上考古成果、文物图像和新科技的帮助。像这里太史公所根据的,就是口述历史。

面对各式各样的史料,必须找寻他认为最可信、最合理的记载,去修正不可信、不合理的记载,这就是史学家的工作,而我们后人所读到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撰写完成的。一个历史学者的工作,就是从各种史料之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比对,一步一步地找出你认为最合理、最好的说法,逐步地接近真实。随着新史料的发现,随着后人的新的认识,这个真相是能够逐步更新的,这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才是历史学真正的样子。

我曾经告诉各位,人文学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好的答案跟更好的答案。+x\d·w¨x.t^x,t¨.`c?o-m,如果你觉得前人所记的不真实,那就请你努力去找出更有根据、更真实的答案,而不要只是批评这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都不要相信它,这并非一种健康的态度。要找寻真相,需要一代一代的历史学者不断地努力。而从前面的故事,各位就可以看出,面对《燕丹子》这样的野史传闻材料和种种民间传说,太史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地去构筑更可信、更合理的真相的。

接下来,《史记》还记载了高渐离的故事,这是《燕丹子》和《三秦记》都没有记载的事情。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

高渐离是荆轲的好朋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他只好改名换姓去做宋子家的用人。

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偟不能去。

做人家的用人是十分痛苦的事。他听见家中厅堂上有客击筑,都会依依不舍地不愿离去。为什么?因为他是击筑高手,现在因为怕泄露身份不敢击筑,听到别人击筑,难免心痒难耐。

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

高渐离每次都会评论,别人击筑哪里好哪里不好,于是从者就去告诉主人:“那个用人是懂得音乐的,常常私底下评论别人击筑的好坏。”这一家的丈人于是“召使前击筑”,果然“一坐称善,赐酒”。

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注意这句话,“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什么意思?你改名换姓,你隐姓埋名,到底要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你当初这么做是因为你不想死,可是现在你发现你这样活着更加痛苦,你该怎么办?于是高渐离做出了决定。

他先退下,拿出自己专用的乐器,只有这样才能演奏出最好的音乐。接着又拿出他最好的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