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或“版谒”,共出土三枚。也用本色木料制成,长度也是一尺,但是宽度和厚度都超过了名刺。正面顶端中央书写“谒”字,然后在右侧边缘,用小一点的字体,直行书写同样字体的礼节性措辞。图2这一枚是:假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杨朱然再拜。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朱然临终前,担任的职务正是右军师、左大司马,被封为当阳侯,与此处的措辞完全吻合。开头的“假”字,出土时完全腐蚀缺损,但是《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记载,孙权曾经“假然节”,即给予朱然一柄节旄。所谓“假节”,是当时军事上一种专门名号。“假”的意思是给予,“节”是用竹竿与牦牛尾做成,作为君主所赐威权的凭证。享有这一名号者,有权诛杀违反军法的普通将士。据《三国志》记载,陆逊、陆抗父子,都曾拥有“假节”的名号。比照陆氏父子,这版谒上缺损的第一个字,可以肯定是“假”字。
图2 版谒模型图
大体说来,名刺应当用于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而版谒则用在比较正式的官方场合。
不要看这些名片的老祖宗原生态十足,文化价值却很高,堪称朱然家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