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 第60章完结

第60章完结

华佗其人,《三国志》卷二十九有专篇的传记。?咸~鱼!看*书-罔. `最`鑫′蟑/劫·哽+歆~筷-他本来姓华,名敷,字元化,沛郡谯县人氏(今安徽省亳州市),是曹操的小同乡。前面讲过,古人的名和字,总有意义上的某种联系。“敷”字的意思是分布、布施,他的表字“元化”,意思是基本的教化,合起来就表达了布施教化的意思,两者完全吻合。为什么后来名字又变成华佗了呢?据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精细考证,原因在于东汉佛教文化的影响:因为传播佛教的梵语当中,有一个表示药物的词汇“agada”,中文音译是“阿伽陀”。其后面两个音节“gada”,与当时中文“华佗”的读音相同,所以“华佗”,其实就是“药神”的意思。这是对医术高超的华敷,表示崇高敬意的特别称呼。

华佗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全能型医疗和保健学家。据《三国志》卷二十九《华佗传》记载,不仅内、外、妇、产、儿,科科医术精湛,而且还擅长健身和养生。¢x_i¨a¢o+s!h~u\o,w`a!n!b_e?n¢..c,o-m′在临床医疗上,他是口服麻醉剂“麻沸散”的发明者,病人口服之后失去知觉,他就开腹动手术,切除坏死的肠道,缝合后涂上自制的药膏,“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在健身上,他是中国第一套多动作组合式健身体操,即“五禽戏”的发明者,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五禽戏”的禽字,在这里泛指禽兽,而不单指飞禽。他的徒弟吴普坚持做,活到九十多岁。在养生上,他还创制了养生养颜的独家秘方,即“漆叶青黏散”。漆树的树叶,再加青黏,即中药的黄精,按比例配制。他的徒弟樊阿坚持服用,活到一百多岁。

华佗的贡献很巨大,命运却很悲惨。他不幸生在医生地位相当卑下的时代。当时皇帝、官僚统治下的人群,分为“士农工商”四等。_零/点,墈·书+ `埂^薪_最\哙^士,即未来要当官的知识分子,后备官僚,第一等。农、工、商三类纳税人,又有本末之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农业,被视为本业,基本产业,所以农民是较高的第二等;余下的工、商,被视为末业,次要产业,所以工匠、商人,是低级的第三、第四等。至于医疗行业,被归入工的大类,比农民还低一等。华佗本来是熟读儒经的士人,后来行了医,却以从事低贱的医疗行业为耻,所以经常后悔,即《华佗传》所说的“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结,他才对曹操居高临下的随意驱使产生强烈的反感,便借故妻子有病,不去为曹操服务。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等级观念,曹操才对华佗很轻视,说是“天下当无此鼠辈耶”,这明确记载在《华佗传》中,意思是天下难道就再找不出这样的鼠辈贱人了吗!于是,华佗就惨死在曹操的屠刀之下。

在杀死华佗这件事上,曹操后来非常后悔。原来,他最喜爱的宝贝儿子曹冲,就是想出主意用船来称大象体重的那个神童,十三岁时生了重病,医生束手无策,不幸夭亡。曹操这才想到华佗的难得,悲叹说:“吾悔杀华佗!”

据《三国志》卷二十《曹冲传》明确记载,曹冲死在赤壁之战发生的建安十三年(208)。既然曹冲生病时华佗已经死去,所以华佗的死亡,应当比曹冲的死年,即建安十三年更早。但是,关羽围攻樊城水淹七军,却发生在曹冲死了十一年后的建安二十四年(219)。显然,华佗的医术再神奇,也绝不可能在自己死亡多年以后,重新死而复生,赶到水淹七军的樊城前线,去给关大将军主刀。可见罗贯中笔下的故事,只能是美丽的传说善意的穿越了。

然而无论怎么说,那位敢于给关大将军开刀做手术的无名医生,也是一位医术非同凡响之辈,应当对他表示敬意。事实上,在三国,还有不少医术精湛却未在青史上留名的外科医生。例如《三国志》卷十五《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曹魏的大臣贾逵,颈部长了囊状大肿瘤,当时叫做“瘿”,并且流传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