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两句话:“把普及性讲座讲好,并不比做专业性学术讲座容易。”难点主要有二:一要把复杂内容变得简单,二要把枯燥内容变得有趣。这两点要做好,不单是水平问题,更是品格问题,因为你只有对普通听众怀抱充分尊重的态度,才能认认真真下工夫去做好。至于录制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是每次早上七点钟到达录制现场时,已经有多位年岁不小的听众,辗转坐公交提前来到现场等候。看到他们,我就激励自己要好好讲,不能辜负他们。
5. 您大学本科学的是电机工程,为什么后来改学历史呢?
我从小喜欢文史,但是并不偏科,数理化成绩也很好。1962年考大学,本想考北大中文系,当作家。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建议我还是学工,于是我改考工科了。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已经工作十年的我,决心把爱好和工作统一起来,就报考了四川大学历史系缪钺先生的研究生。1980年毕业,留校工作,大转弯改行当教师了。
6. 怎么会选择三国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我完整的研究方向,是魏晋南北朝史。只是在做普及性讲座时,侧重于大众比较熟悉的三国史而已。
三、 2013年7月30日在博客上与观众交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