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元王朝 > 第128章完结

第128章完结

其次,蒙哥下令大规模括户。/天′禧.晓+说,蛧/ ′更\歆′罪_全+1252年及1257年,蒙哥两次下令在中原汉地括户,以为制订赋税的依据,保障国家的兵源和收入。

最后,征服了吐蕃和大理。为了取得对宋战争的胜利,蒙哥于1251年命忽必烈率军南征大理,以绕开南宋四川和长江防线,从侧后方进攻南宋。忽必烈征大理必须取道吐蕃,吐蕃当时正处于分裂状态,蒙古大军一过,吐蕃各割据势力纷纷降附,吐蕃被征服。

蒙哥虽有上述一番作为,但他拘泥于蒙古部旧制,不重视中原汉地的统治,始终无法完成蒙古帝国向封建王朝的转化。

1259年七月,蒙哥死于四川合州钓鱼城攻宋前线。

忽必烈即位前有些什么作为忽必烈是蒙哥的胞弟。1251年,蒙哥正式成为蒙古大汗后,为了加强拖雷家族的力量,派忽必烈治理中原汉地。忽必烈收罗了一批汉族谋士作为自己的幕僚,驻藩府于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开始以汉法统治汉地。

当时的中原地区,由于久经战乱,已是民不聊生。!q~i_u?s*h¨u,b.a+n/g_.,m^e*忽必烈招募了一批汉族儒士和官吏,经选择后派往中原各地,轻徭薄赋,鼓励百姓恢复和发展生产。1251年,忽必烈设邢州安抚司;1252年,设河南经略司;1253年,设陕西宣抚司。任用汉族官员,推行汉法,建立了一套汉式的统治机构。在忽必烈的治理下,中原汉地的状况大大好转,经济得到恢复,吏治也得到改善,使忽必烈大得中原人心。

忽必烈的所作所为损害了许多蒙古贵族的利益,他们不断地向蒙哥进谗言,说忽必烈笼络中原人心,有篡夺汗位的企图。蒙哥相信了这些谗言,解除了忽必烈的军政权利,命他“回家养病”。

1258年,蒙哥命蒙古军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同年十一月,蒙哥命忽必烈统率左路军攻击南宋江淮地区。忽必烈于1259年七月出兵,九月抵达长江北岸。这时,蒙哥死讯传来,忽必烈认为大军已动,不可轻易后撤,指挥蒙古军由阳罗堡强渡长江,进围鄂州。围城二月余,阿里不哥谋夺汗位的消息传来,忽必烈匆忙撤兵北返。~卡,卡^暁\税~王~ ¢埂/欣·蕞*全~

忽必烈与谁争夺大汗之位阿里不哥是忽必烈的同胞幼弟,蒙哥亲征四川时命他留守蒙古国都城和林。1259年,蒙哥死于四川,阿里不哥在近臣阿兰答儿等人的支持下谋夺汗位。当时蒙古国的大多数军队都被派往攻宋前线,阿里不哥必须征兵以扩充自己的力量,他便派人到大漠南北进行征兵。这一举动被忽必烈的家人侦知,赶忙派人把忽必烈从征宋前线叫回。

1259年底,忽必烈回到燕京,遣散了阿里不哥所征漠南之兵,又于1260年三月,在部分亲王和大臣的拥戴下登上了汗位。同年四月,阿里不哥在另一些宗王的拥戴下在和林登上汗位。兄弟二人争夺汗位的斗争终于白热化了。当时,东部诸王是支持忽必烈的,所以阿里不哥只好向西部发展。

古代打渔图1260年秋,阿里不哥指挥大军分两路南下。一路直指燕京,另一路攻向六盘山。忽必烈亲自率军迎击进攻燕京的阿里不哥军,将其击败,并于初冬攻至和林,阿里不哥仓皇西逃。进击六盘山的阿里不哥军与退驻在那里的进攻四川的蒙古军会师,一战而击败忽必烈的军队。忽必烈又派兵入援,二军再战,阿里不哥军大败,川陕的控制权又回到忽必烈手中。

1261年秋,恢复了元气的阿里不哥卷土重来,占据了和林。忽必烈率军亲征,两军战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境内),激战数日,胜负难分,两军遂各自撤退。忽必烈据有中原汉地,其军队的给养不成问题;而阿里不哥则不同,他只有向察合台汗国不停地征调才可保障自己部队的给养,而这种征调对于察合台汗国来说实在是太重了,其国大汗阿鲁忽便背叛了阿里不哥投向忽必烈的一边。阿里不哥只好率军西向讨伐阿鲁忽,双方相持不下,阿里不哥军的给养更是难以为继了。看到这种困境,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宗王们纷纷倒向忽必烈,阿里不哥十分孤立。

1264年七月,已是无路可走的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赦免了阿里不哥等宗王,诛杀了参加谋反的大臣。

忽必烈为什么要推行汉法忽必烈是靠中原汉地起家的,加之他周围有一个庞大的汉人幕僚团,这使忽必烈认识到只有推行汉法方可治理汉地。所以,当忽必烈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以后,立即推行汉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