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元王朝 > 第130章完结

第130章完结

仁宗在正式登基前便开始了对武宗近臣的清洗,并安插自己的亲信。′x-i\n_t/i·a!n~x`i?x_s-..c_o!m?武宗为了敛财以补国库空虚,曾设尚书省,任用脱虎脱、三宝奴等一批亲信为自己聚财、理财。仁宗于武宗死后二日即宣布撤除尚书省,随后几日又捕杀了脱虎脱、三宝奴等几个尚书省的主要成员。接着,仁宗又从各地召来程鹏飞、李谦等人,组成中书省基本班底,从而完成了中央最高统治机构的改组。1312年三月,仁宗正式登基,改年号皇庆。

皇庆二年(1313),仁宗下令恢复科举考试,颁《行科举诏》,以儒家经典取士。并分别于延祐二年(1315)和五年举行了两次科举考试,共录进士百余人。

仁宗即位之初,下令调集“耆旧之贤,明练之士”把各种单行的国家法律经典编修刊定总成一书。该书成于延祐三年,取名《风宪宏纲》,这就是英宗朝颁行的《大元通制》的前身。

仁宗统治期间,虽颇想有番作为,但太后答己处处掣肘,仁宗疲于应对。·w*o*d*e_s,h!u-c/h?e+n?g,.!n*e^t\太后对仁宗政事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对待铁木迭儿的态度上。铁木迭儿是太后的亲信,虽作恶多端,却屡得太后的庇护,仁宗终竟奈何他不得。

仁宗朝的另一件大事是皇储的选定。武宗即位时立弟仁宗为太子,并与其约定仁宗应传位给武宗的儿子。可仁宗即位后并不想履行这一约定。延祐三年,仁宗在太后的支持下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为了防止武宗子和世人的反抗,仁宗封他为周王,命他出镇云南。和世人行至陕西,即率众反叛,被仁宗击败后逃至察合台汗国。

仁宗死于延祐七年(1320),时年三十六岁。

元英宗时期的统治情况如何仁宗死后,其子硕德八剌即位,是为英宗,改年号至治。

英宗即位前,太后答己利用自己的特权任命亲信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立即诛杀了萧拜住、杨朵儿只等仁宗朝与自己有矛盾的重臣,同时又把许多自己的亲信安插入中书省担任要职。/鸿′特¢晓\说,网? ′首/发?英宗即位后则立即还以颜色,也诛杀了几个中书省太后的党羽,并任命拜住为中书省左丞相,以牵制铁木迭儿。这样,元廷内部便分成了后党与帝党两大对抗的集团。

至治二年(1322),铁木迭儿和太后答己相继病死,英宗在政治上的压力顿时减轻,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施行新政。其新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大量启用汉族儒臣,吴元硅、王约、韩从益、赵居信、吴澄、王结、张珪等人纷纷进入中书省、翰林院担任要职。2.行《津助赋役法》,其具体内容是:“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这对广大贫苦农民是有利的。3.颁行《大元通制》。此书是在仁宗朝《风宪宏纲》的基础上重加审订、补充而成,是一部法典性质的官方政书。4.对太后党羽的大清洗。英宗借审“诳取官币案”之机,诛杀、流放了一批包括铁木迭儿两个儿子在内的后党官员,并同时严厉整顿吏治。

英宗雷厉风行的新政,尤其是对后党的大清洗,引起了朝中一些权贵的惊恐,其中包括一直为英宗十分宠信的铁失。铁失在“诳取官币案”中亦有牵连,虽得英宗赦免,却仍日夜忧惧,遂决定抢先下手。至治三年八月,英宗从上都还大都中途驻南坡,铁失以所率阿速卫兵为外应,约同诸王、大臣十六人,先杀右丞相拜住,后杀英宗,这就是所谓的“南坡事变”,英宗的统治就这样结束了。

元泰定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泰定帝本名也孙铁木儿,是真金长子甘麻剌的次子,封晋王,率重兵镇守漠北。

铁失等人发动南坡事变前曾派人通知也孙铁木儿,并表明要拥戴他为皇帝。也孙铁木儿闻讯后,立即派使赴上都告变,但使未至上都而事变已发。也孙铁木儿乃众望所归,遂于至治三年九月,即皇帝位于克鲁河畔,1324年改年号为泰定。

泰定帝于即位之初,对铁失等一班谋杀英宗之人统统加官晋爵,命铁失为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但到了十月,泰定帝的态度突然改变,他先在京城外的临时驻地诛杀了也先帖木儿等人,又命近臣旭万杰南下入大都捕杀了铁失等人,从而彻底肃清了发动政变的铁失集团。泰定帝之所以在态度上有如此大的变化,大概是因为一开始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