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军事行动。
夏襄宗李安全应天元年(1206),铁木真为蒙古各部首领推举为大汗,确立了南下攻掠金朝的战略目标。西夏恰居蒙古之南,金朝之西,世为金朝附庸,又与克烈、乃蛮等部素有往来,它的战略地位和军事动向对成吉思汗的事业至关重要,为了集中军力攻打金朝,防止西夏对蒙古地区的骚扰,保障后方安全,成吉思汗需要将西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了防范西夏与金朝联合,消除来自蒙古军侧翼的威胁,他也必需隔断金、夏联系,把西夏争取到蒙古一方。有鉴于此,成吉思汗决定再征西夏。
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年,夏襄宗应天二年(1207),蒙古以西夏不肯称臣纳贡为由,二次出兵西夏。他们攻破西夏边防重镇斡罗孩城(又作兀剌海城,今内蒙舌乌拉特中、后旗境内狼山中一处关口)。见西夏兵势尚盛,驻兵数月后,于次年春退回②。
元太祖四年,夏襄宗应天四年(1209),为迫使西夏臣服,成吉思汗又率大军,三征西夏。他们出兵黑水城,自斡罗孩西关口进入夏境。夏襄宗遣世子承祯为主将,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元帅,率兵五万前往抵御。夏军大败,高逸被俘,不屈而死。四月,攻克斡罗孩城,西夏太傅西壁讹答领兵巷战,兵败被俘,蒙古军乘胜南下。七月,抵达中兴府外围要冲克夷门(贺兰山中一处关口)。克夷门山势险峻,夏军统帅嵬名令公率五万人拒守,蒙古军初战失利。两军相持两月之久,夏军守备渐弛。蒙古军设伏以待,以游兵诱夏军入伏,擒获嵬名令公,攻下克夷门,进围中兴府(西夏都城兴庆府,1205年改名中兴,今宁夏银川市)。城中军民固守,蒙古军攻之不下。适逢天降大雨,河水暴涨,蒙古军引水灌城,淹毙居民无数。夏襄宗遣使求援于金,为金所拒,都城危在旦夕。不久河决外堤,反淹蒙古军营。成吉思汗一面派遣西壁讹答入城招谕使降,一面自行撤围③。夏襄宗被迫纳女请和,称臣纳贡,订立了城下之盟,蒙古军放还嵬名令公。至此,成吉思汗初步达到了拆散金夏联盟,巩固侧翼的目的,并使西夏成为蒙古用兵金朝的同盟。此后,蒙古不时向西夏征兵,令其配合攻战并常取道西夏,出击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