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②《亲征录》。*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③《太祖纪》。
④《元史·察罕传》。
⑤《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
太宗之立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蒙古国第二代大汗。他在位时,元朝国号尚未确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制先世尊谥庙号时,定为太宗英文皇帝。
成吉思汗与其正后孛儿帖兀真(兀真又作“旭真”,即妻子、夫人)所生四子,各有所长,都是当时极有威望和倍受尊敬的人,因而被称为“四曲律”。“曲律”用来指马就是骏马、快马,用来比人则是豪杰、勇士之义。
长子术赤生于成吉思汗创业之初,在蔑尔乞部的一次突然袭击中,孛儿帖被掠,并给了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作了妻子。以报复当初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抢夺蔑儿乞人新娘月伦的宿怨①。后来,蔑儿乞人在不兀剌川被王罕、札木合和铁木真联军击败,孛儿帖又被夺回,不久术赤降生。¨k`e/n`k′a*n*s+h·u′.¢c¢o^m/因而,术赤的出身就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汗位继承上,它不可避免地被当做一条理由提了出来。
次子察合台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他精通札撒②,熟悉必里克③,但却与长兄术赤一贯不和。
三子窝阔台“以庄严、聪明、能干、善断、谨慎、坚定、老成持重、宽宏大量和公正著称,但爱好娱乐和饮酒”④。
四子拖雷“常在父亲身边。成吉思汗总是就所有的事、各种重大事件和他商议,称他为“那可儿”⑤。成吉思汗的禹儿惕⑥、大帐、财产、家室、异密⑦、那可儿、近卫军和直属军队都在他的统辖之下,因为自古以来,蒙古人和突厥人都有这样一种习俗:还在活着之时,就把自己的年长的儿子们分出去,给予他们财产、牲畜和羊群,其余的东西则归幼子所有,并且他被称为斡惕赤斤,即与火和灶有关系的一个儿子,以表示他是家室的根本⑧。在汗位继承上,他也占有独具的优越地位。·小/税_C*M¢S/ ·追+罪~新!彰-踕_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无疑将在此四人中选择。
最先提出继承人问题的是成吉思汗的来自塔塔儿部的皇后也遂(又作也速伦)。西征前,她向成吉思汗说:“倘有不讳,四子内命谁为主,可令众人先知。”⑨成吉思汗对这一建议非常欣赏,当即召集诸子和有关人员商讨。他让四个儿子分别发表意见。术赤还没有开口,察合台就抢先发言。他说术赤是蔑儿乞种,表示不愿服从他的管辖。兄弟俩在父亲面前争执起来。术赤提出以比赛一次射箭和摔跤一决雌雄,被众人劝止。察合台则提出他与术赤都不做继承人,愿为父亲效力。“斡歌歹(窝阔台)敦厚,可奉教训”⑩。术赤也只好同意。窝阔台则表示“尽力谨慎行将去,只恐后世子孙不才,不能承继”⑩。拖雷也表示愿意尽心辅助兄长,“忘了的提说,睡着时唤醒,差去征战时,即行”。初次讨论总算取得了一致。
此后,在频繁的征战中,成吉思汗也随时注意对四个儿子进行考察,攻打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乌兹别克境内库尼亚·乌尔根奇)时,术赤和察合台各执己见,不能协调一致,战事进行得很不顺利,军队管理混乱,死伤甚多。成吉思汗很生气,他派窝阔台前去担任军队统帅,协调两位兄长的关系,指挥攻城。窝阔台坚定地执行了成吉思汗的命令,把军中诸事安排得很有条理,并使两位兄长的紧张关系缓和下来,维持了表面上的和睦,于是蒙古军齐心协力投入战斗,很快就攻下了玉龙杰赤。对于窝阔台的任情享乐和纵饮贪杯,成吉思汗也曾多次告诫和给以处分。而做为征服花剌子模的主帅,攻陷玉龙杰赤后,兄弟三人私自分配了俘虏和百姓,没有请示成吉思汗,也没有留下父亲和幼弟的份额,使成吉思汗非常不满。当窝阔台等回军时,成吉思汗曾让他们等了三天而不肯召见。拖雷一直在成吉思汗身边,战功卓著,少有过失,加上蒙古人素有的幼子守产的习惯与规矩,所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成吉思汗也曾一度陷入矛盾中,在窝阔台与拖雷二人之间举棋不定。但经过反复考虑,他还是选择了窝阔台,而将自己的禹儿惕、家室、财产、库藏和军队,全部交与拖雷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