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札兰丁兵败势衰之际,绰儿马浑的军队也渡过了阿姆河。?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绰儿马浑得旨出征后,首先到达呼罗珊,对反叛势力进行镇压,但是他没能平息这一地区的叛乱,遂将呼罗珊地区的事务交给术赤的家臣成帖木儿,自己则率军进至剌夷,前去追击札兰丁。
为了抵御蒙古军的征讨,札兰丁向昔日的对手鲁木、叙利亚的算端和哈里发以及各地长官派遣急使,要求联合对抗绰儿马浑,但没有得到后者的积极响应。1230年冬绰儿马浑抵阿哲儿拜占,札兰丁被迫逃窜,1231年在土耳其东部的山中被曲儿忒(库尔德)农夫杀死。
元成宗绰儿马浑驻营于木甘草原和阿兰一带,不时遣兵攻掠阿哲儿拜占、谷儿只、土耳其东部和伊拉克北部地区,1233年,降服了帖必力恩,1236年进至谷中,梯弗利思(第比利斯)也归附了他。1239年,蒙古军进军高加索南部山区,进入阿美尼亚和鲁木。1240年,阿美尼亚王入朝大汗,窝阔台命其仍治理故地。1241年绰儿马浑死,副统帅别速惕部人拜住那颜接替了他的职务。拜住继续向鲁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用兵。
当绰儿马浑到达波斯时,成帖木儿按照大汗的要求,向他提供了军队,绰儿马浑命他平定呼罗珊地区的叛乱糊留镇该地。^r-a+n+w-e¨n!z!w′w′.`c_o`m¨成帖木儿采取招抚和征伐的办法平定了呼珊地区,派遣一些降服者入朝大汗,受到窝阔台的褒奖,被任命为呼罗珊和杩椤答而地区的长官。他“对呼罗珊的百姓表示仁慈,赦免了活着的人”②,他任用文官治理地方,《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的父亲就曾被任命为撒希伯底万(财政大臣)。
1235年,成帖木儿死,先后由克烈人诺撒耳和畏吾儿人阔里吉思接管该地事务。斡亦剌部阿尔浑为阔里吉思的八思哈和那可儿。阔里吉恩以徒思为驻地,整顿秩序,规定赋税,重建经济,阿姆河以西被纳入大汗的直接控制之下。窝阔台统治后期,阔里吉思遭到成帖木儿的儿子和拔都势力的排挤,被卷入一场案件受审,窝阔台死后,他的支持者镇海也被迫离开汗廷,阔里吉思被窝阔台皇后乃马真氏所杀。阿尔浑接替他掌管了自乌浒水(阿姆河)至法儿思、谷儿只、鲁木和毛夕里(今伊拉克摩苏尔)事务,整顿了由绰儿马浑、拜住的征伐、掠夺导致的混乱。蒙哥即位后,任阿尔浑为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长官,统治波斯、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区。
这时,东部伊斯兰世界中尚有杩椤答而的亦思马因派和报答(巴格达)的哈里发两支宗教势力未被征服,蒙哥在处理完大汗家族内部的争权斗争后,决定对上述尚未征服的地区用兵,这是蒙古军的第三次西征。!l~a\n^l^a*n`x^s...c!o+m~亦思马因派是伊斯兰教十叶派的一支。创始人是十叶派第一代伊玛目阿里的后裔、第六代教长的长子亦思马因,故称亦思马因派。十一世纪末期,他们从塞尔柱突厥人手中夺取了阿剌模忒堡③,并以此为中心,在里海以南的山隘中建立了上百个城堡④,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宗教国。其他宗教徒称他们为“木剌夷”,即阿拉伯语“迷途者”。
蒙哥即位后,守卫伊朗地区的拜住向他报告了亦思马因派和哈里发的暴行,伊斯兰教法官苫思丁·可疾云尼也向他反映了同样的情况,于是蒙哥决定派遣其有“帝王的气象”和“征服的实践”的弟弟旭烈兀担任了这次西征的统帅。
旭烈兀统率的军队除以前派往伊朗的绰马尔浑、拜住的军队和派往客失迷儿(克什米尔)、印度的军队外,蒙哥又决定从成吉思汗诸子、诸弟和诸侄的军队中,每十人抽出两人作为额外人员,随同他出征,各宗王都派遣了自己的代表⑤,还拨给他一支由炮手、弩手和火焰放射手组成的汉军千人队,由著名的攻城能手郭侃率领,由阿姆河行省准备军需,乃蛮人怯的不花(乞忒不花)率一万二千人为先锋。他们封锁了自和林至呼罗珊、鲁木和谷儿只间行军途中的所有草地和牧场,以保证军马通过时有较好的饲草;在河上架桥,以确保道路畅通,为大军出征做了周密的准备。
1252年八月,先锋怯的不花领兵出发,1253年三月,渡过阿姆河,着手征伐忽希思丹地区⑥。他们征服了该地区的一部分,在亦思马因派的重要据点之一吉儿迭苦黑堡下遭到顽强的抵抗,蒙古军用了两年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