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嘉庆帝的事情,很多人都对此心存疑问,嘉庆帝的母亲在宫中的地位也不高,而且,嘉庆在皇子中的序位也不是很有利,也没有立下过什么功劳,为什么他能成为储君呢?
其实,颙琰能够被立为皇太子,主要得益于乾隆的诸多皇子的早逝。/x.i~a\o′s?h`u′o\z/h~a+i+.¢c¢o,m^乾隆虽儿子众多,但大都早逝了。前两位皇太子也都是早逝,后来,乾隆另立皇后后,这位皇后所生的两个孩子永璄3岁就死了,而另一个嫡子也因为皇后的失宠而不可能享受嫡子的待遇了。除了这两个皇后所生的孩子外,其他的皇子也都处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而在他被立为皇太子的时候,乾隆还活着的皇子只有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以及比嘉庆小的十七弟。这样,嘉庆的机会就大了很多。
其次,嘉庆帝品行、学识、德行都比较突出,乾隆皇帝看多了为了皇位明争暗斗的情况,而对于嘉庆的这种比较宽厚的性格十分赏识,所以,乾隆才会立嘉庆为皇太子,同时,在暗中不动声色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有错误就帮他纠正,就这样一步一步把他送上了皇位。
王望贪污大案
乾隆后期,由于乾隆皇帝本人挥霍无度,大讲排场,因而也就无法控制住各级官员的贪赃枉法。*k?u?x*i-n?g~y!y¨.·c\o+m^而被乾隆揪出来的最为有名的就是王亶望贪污大案。以浙江巡抚王亶望为首的一些大小官员,通过“折捐冒赈”的手段,大肆贪污,震惊朝野。自乾隆三十九年到乾隆四十六年,短短的七年间,这些官员贪污的白银多者达到一百多万两,少则也有几千两。乾隆帝听闻后大为震惊,下令严厉查办。王亶望被斩,陕甘总督被赐自尽,另有被斩或赐自尽者五十八人,发配边疆五十七人,判处其他刑罚者多不胜数。
“十全老人”
乾隆五十七年,82岁的乾隆皇帝亲撰《御制十全记》,记述他认为是“十全大武扬”的“十全武功”,命军机大臣将此文缮写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建盖碑亭,宣扬他的功德,他还称自己为“十全老人”。
所谓的十全武功,实际上指乾隆在位时进行的十次战争:二次缴平准噶尔叛乱;一次平定回部叛乱;二次缴平大、小金川叛乱;一次平定台湾叛乱;征讨缅甸、安南各一次;西藏二次受到廓尔喀的进攻;清政府两次派大军击败廓尔喀侵略军。,飕¨搜*小-税?徃_ .罪¢歆.漳-截-庚?芯~快+
乾隆的“十全武功”,情况不同,性质各异:有镇压民变,有平息叛乱,有扬兵耀武,有小题大做,有得不偿失,有多管闲事,有维护正义,有反击侵略。如新疆用兵三次,二次出征廓尔喀,这五次用兵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也有的用兵是小题大做,穷兵黩武。如大、小金川之役就是这样的。
其实,这十次战争并非都是凯旋而归的,也就是说这个十全并不全。第一次出征金川的时候,清军大败而归,连阿桂也受到了牵连,被下狱问罪;出征安南,统帅孙士毅狼狈逃归,提督许士亨战死,全军溃败;初征廓尔喀,双方并未正式交兵,钦差大臣还丧权纳银赎地,这怎么能谈到是大胜而归呢?十全武功就有四次是战败的,怎么能称为是“十全武功”呢?
不管怎么样,乾隆的这十全武功确实对国内边境少数民族的安定生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六世班禅为何逝于北京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70大寿,前来庆贺的不仅有王公大臣、外藩诸王公,还有来自雪域高原的六世班禅。七月二十一日,六世班禅来到北京,隆重的欢迎仪式后,他陪同乾隆皇帝游览了北京很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同时还和乾隆皇帝讲经谈佛,两人的交谈十分愉快。本来,班禅打算在黄寺过冬,第二年再返回西藏,但没有料到,十月下旬,班禅病重,后被诊断为天花。十一月初,班禅就圆寂了。
第23章 仁宗 嘉庆(1)
嘉庆帝的一生可说是碌碌无为,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他唯一的一件可以供人们来说一说的就是惩治贪官和珅了。作为康乾盛世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本可以在祖先的基础上好好发挥一番,继续开创一个更为盛大的盛世来,可惜的是,他不是一个和他的父祖一样有雄心有抱负的人,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