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的,是当时满洲乃至全中国最早的音乐学府。应当指出的是,这所学校不只是面向西方的移民,而且向华人、朝鲜人甚至日本学生开放,东方人同样受惠。 从苏俄逃出来的众多有天才的难民当中,不少一流的音乐家、演员和导演都和这间学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哈尔滨的文化乃至更广泛的历史范畴里留下了鲜明的足迹。校长是犹太钢琴家格什戈琳娜,她后来在纽约曼哈顿当音乐老师,成就卓著,不久之前以90多岁高龄病逝。系主任特拉什腾伯格同时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首席演奏家和哈尔滨弦乐四重奏的领导人。他是犹太人,但后来皈依俄罗斯东正教,不是出于神学信仰,而是为了在沙俄统治下保障前途,这在犹太人当中是绝无仅有的例子。特拉什腾伯格是彼得堡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家列奥伯德.奥尔的学生,同时还师从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 伟大的李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子弟学习作曲。学校学生有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犹太人,当中出现了不少获得金质或银质奖章的优秀钢琴家和小提琴家,后来分别在苏联、美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踏上光辉前程。这个事实也说明,哈尔滨有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基础,像犹太人这样的少数民族,也得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1930年代跟随哈尔滨交响乐团首席施费布拉特学习的犹太优秀小提琴家列夫.迪舒科夫,一生命运坎坷。日本国家广播乐团邀请施费布拉特担任该团指挥时,列夫也跟随老师去了东京。他的专业在日本进步很大,曾与当时日本著名钢琴家甲斐(Miwako Kai )联合演出。列夫后来应邀到苏联驻日大使馆演出,这使他的老师大为脑火。过了不久,苏联人给他提供奖学金前往名校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他接受了,因此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于1930年代中期前往苏联,而这时苏联国内正处在大规模逮捕和处决的迫害高潮。没过几个月,他错上加错,竟然接受邀请,约同他的日本钢琴家老搭档甲斐到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演出。他不久便遭逮捕,罪名是有充当日本间谍嫌疑,经过一番拷问后押往西伯利亚古拉格集中营流放。斯大林去世后得以从集中营释放出来,但禁止返回莫斯科。所幸天无绝人之路,他来到了叶利钦当时坐镇的斯维德罗夫斯克(叶卡捷琳堡)。叶利钦是当地共产党省委书记,掌管一切,后来当上了俄罗斯领导人。未想叶利钦爱好音乐, 迪舒科夫遇上了机会,成为地区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助手和城市弦乐四重奏的第二把小提琴手。后来迪舒科夫的女儿嫁给一个美国人,他自己带上父母亲离开了苏联。这也让我们想起,不少参加过中国独立解放斗争的犹太人,后来也沦为反革命分子和囚犯的不幸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