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方都是很小的群体,他们只有奋斗才能求得生存。他们要表明,即使人数很少,他们也能获得成功。
事实证明了这点。就在我们书写这段文字的时候,2009年诺贝尔奖金的评奖结果出来了,又一位以色列犹太人获奖。这是一位女士,她荣获化学研究成果奖。这位诺贝尔奖金女获奖者的成功经历很有代表性,或许能告诉我们有关犹太人智慧的一些秘诀。获奖者亚当.约纳特教授出生在耶路撒冷,家景十分贫寒。父亲病重,一家人全靠母亲为别人洗衣服糊口。家里虽然开了一间小铺子,但赚不到钱。他们和另外三家人共住在一间狭小的公寓套间里。亚当自小非常勤奋好学。她 11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女孩小小年纪便要帮助母亲承担生活重担,到各家当清洁工洗衣服擦地板,同时给比她年幼的孩子上课,此外还到一家毛巾厂打工。但她不停止学业,仍然坚持上学,是一名成绩优秀的高才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推荐进入大学。大学学习期间,她的卓越能力得到大家的一致公认,她以特别优异的成绩读完大学,从此成为一名科学家,并获得多种奖项直至诺贝尔奖。一位当过清洁工为母亲挣饭吃的小姑娘,今天傲居世界化学科学领域之巅。在几乎所有有成就的犹太名人看来,艰难的环境条件和危机感是驱使人们奋斗和取得成功的一种强大动力。大投资家索罗斯说过:“长大后我所遇到的种种危机,以及对货币及市场变动所下的赌注,与我十多岁跟随父亲逃难遇到的危险相比,不值一提,这些不过是小菜一碟。”知识和教育重于一切犹太人被誉为“爱书的民族”。 在犹太人来说,读书看报不但是习惯,而且是一种美德。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冠,以色列人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也位在世界前列。在田地里和泥水打交道的农夫,他们常常是高等学府毕业出来的农业、水利或电子技术专家。基布兹的社员一半以上(有的高达70%)具有大专以上教育水平,其中许多人就是在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任职的科学家。教育,自古以来就是犹太社会最重要的一个价值。犹太宗教的圣经塔纳克的不同章节,一次又一次奉劝父母亲教育孩子,让他们发奋读书。 犹太人明白,他们人数很少,为了求得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挥他们的智慧优势, 始终在才智、从业和经商方面保持高水平,为此只有多受教育,重视教育。因此不足为奇,犹太人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人数多么少,他们聚居的社区总离不开两种设施:犹太会堂和学校。 在犹太人的观念里,建立学校和犹太会堂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犹太会堂是犹太人与上帝交流的场所,而学校是犹太人与大地接触的地方, 上帝的子民从这里获得智慧和力量。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讲解犹太圣经,传授圣经上有关重视教育的训喻。 从老师的身上,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塔木德一句名言的分量:“教育和宗教一样神圣”。父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我们从小生活在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 身边到处是书。父母亲要我们多读书,做到学业有成,将来过上好生活。他们特别鼓励我们多写文章, 参加各类有奖的作文比赛, 一方面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知道更多的新事物,获得更多知识。 在父母亲的督促下,我们自小努力学习,不断追求上进和成就。 记得我十岁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参赛,谈到宇宙,谈到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那次全国共有好几百名儿童参加比赛,结果我获胜了。我弟弟约西9岁的时候,喜欢读有关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书籍。 我想,我们四个兄弟今天所以能够学有所成,应当感谢父母亲对我们教育有方。顺便说一句,我的母亲就是一位品德优秀的妇女,她曾经获得过以色列政府颁发的“拥军模范志愿者”奖项,赫佐克总统并亲自到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