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伯格不但在中以建交之前容不得嘉比高进入中国,而且在中以建交之后同样反对农业发展公司介入中国事务。人知艾森伯格说话直截了当,咄咄逼人,但我从未料到他竟然直接和逼人到如此程度。我刹那间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但不过数秒钟,我决定给他一个礼貌但非常强硬的回答。我说:“您没有将项目拿到手,因为您的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而农业发展公司是政府所属的公共公司。您和一些公司有约在先,我们没有。我们能做到货比三家,谁家有什么上好的东西,而且卖价特别适宜,我们就选谁。我们的经验比您的农业公司丰富多了,我们到过这么多国家,做过这么多相同项目,国际上都认为我们比你们公司更高一筹。
我可以毫不犹豫、扪心无愧地说,我这个经理比您的经理强。”我所以用此种口气说话,是因为我想,对这样的人最好和最有效的说话办法,就是按照中国人所说:“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言犹未尽,最后我对他说:“艾森伯格先生,我相信总有一天您得承认,我们干得不错,到时候您也许会对我称赞几句。”这次见面过后一年,我们的示范农场启动得非常成功。 但是与艾森伯格的会见余波未平。我对自己的政府负有责任办示范农场的工作还是开始了,第一件事是选择地点。北京和上海各有所长,从农业的观点来看上海更为合适,气候条件好。靠近南方的气候条件对展示以色列农业技术的优势更为有效,这主要是温度因素,因为温室里的温度须要保持在摄氏18度左右。北京冬天的夜间气温甚至下降到零下10度,这就是说必须给温室采暖,将温度提高大约30度,为此需要消耗大量昂贵的能源。能源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看来能源所需的投资在上海较低。从专业角度考虑,选择上海较为有利,但从政治上考虑北京更为适宜。北京是首都,不仅政府和中央机构设在这里,而且各地方省市都有代表常驻,最利于吸引公众注意。我想这很在理,于是最后将农场的地点定在了北京。示范农场很快建成并投入运营,几年实践下来获得巨大成功。正当农场运转火红的时候,我回到中国对项目进行视察。以色列驻华大使邀请我到他寓所赴宴,还通知我说,中国方面的一些部长和艾森伯格本人也将参加。我当即指示农场两位专家将农场自己种植的各种蔬菜水果和花卉送往大使住所。那天傍晚我来到大使寓所参加宴会,进门一看,这里简直是一个农产品展销会,各式各样的蔬菜花卉摆放在那里, 千姿百态,彩色缤纷, 景象格外喜人。中国方面来参加宴会的两位部长,特别是农业部长,对大使和我连声称道。我向大家介绍我们农场的工作内容,说明我们如何培训当地农民。言语之间,艾森伯格突然发话,他说:“前两年我对奥尔默特先生说过,他们一定失败。我告诉他,我办事比他们公司强得多,我手下的专家也比他们高明。现在我向他表示道歉。根据今天这里所见,也根据我听到身边人员所说,我知道,奥尔默特先生和他手下人员干得漂亮,农场办得成功。奥尔默特先前对我说,他希望看到有一天我会赞赏他的成功。瞧,这一天终于来了,让我高兴地对奥尔默特先生说一句:你说到做到!”我感谢艾森伯格先生,谢谢他所说的这番好话。我心里想,只有好样的人敢于承认错误,特别是当众承认错误。我明白,他不以为道歉有伤面子,而在我看来这是有勇气的表现。随后他把我叫到边上,还是以他率直的方式对我说:“辞掉你现在的工作,到我这边来。相信我,你的收入要比现在高得多。”他甚至讲明了给我的报酬数额。不瞒你说,这个数字着实非常可观。我谢谢他,再次对他在餐桌上所说的一番话表示感谢,我说待我慢慢考虑他的建议。考虑归考虑,我最后还是决定不去,尽管他给我的工资条件如此诱人。我想,我对我国政府负有责任,我爱中国,我觉得与中国的农业合作非常重要,对两国都有利益,而这一切在我来说是最好的报酬。说起来我也许错过了与艾森伯格共事的机会,错过了一笔优厚的工资,但是我很幸运,因为我得以继续直接从事我心爱的事业,从事对中以两国合作十分重要的中国农业技术发展事业。对拉宾总理的纪念示范农场是为中国传统农业引进新技术的革命性举措,是改进和提高中国农业技术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就在我们收获示范项目丰硕成果的时候,1995年11月不幸消息传来,农场的创导人拉宾总理遇刺身亡 ,为中东和平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