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荣誉博士称号的机会,又说我已告诉大使,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机会非中国农大没属。我要主任转告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两人均是我的好友。挂下电话不过十来分钟,我便收到对方回话说,大学决定授予总统这各称号,我告诉大使说:“您可以放心通知国内了。”另一次,一位参赞找到我,他说他是负责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文化合作事务的,并告诉我说,特拉维夫大学和一个图鲁斯少数民族村落组成的舞蹈团应邀来华参加联欢节,只有一次出场机会,他们不高兴,希望有哪家大学与之合作,多演几场,但一直联系不成功。他听说我为总统安排过授予荣誉称号的事情,希望我帮忙。我要他坐下等候,接着拿起电话找到中心主任,告诉他有关舞蹈团的事情,也沿用总统荣誉称号的办法,鼓动他将活动安排到“我们学校”。又是不过十分钟,对方回话说:搞定了。参赞对我说:“你简直是个魔术师!” 我说:“不,我只不过与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以及中心主任有良好的个人关系,密切合作,每当遇到问题,像拖延付款之类事情,为证明我是个讲信用的实干的合作者,我必定挺身出来把事办好。这样一来,我们逢到有事需要大学帮助和合作的时候,他们也都义不容辞。开演的时候来了1000多学生观众,整个演出活动非常成功。最后男女学生都跑到台上和演员们一同欢歌共舞,学校领导人还连声向我道谢。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附设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已有104年历史。大学由13个院校组成,设有19个国家级和14个部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部级实验室、2个国家研究中心和9个部级研究中心。教师队伍强大,其中有10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03名教授和645副教授。1993年5月,当年的以色列外交部长和现任的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宣布中心正式成立。 1998年中国农业部出资在大学东校园兴建了一座4000平方米的大楼,增设了由以色列外交部赞助的新型仪器和设备。中心大楼有多种用途,设有办公室、教室、实验室、招待所和展览厅。1998年5月,现任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访问中国时,参加了中心新址的剪彩仪式 。设立中心的目的,是通过培训中国农业各方面的高级人才,引进以色列的先进农业技术,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后来中心不仅充当向中国引进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的窗口和桥梁,而且成为中国和以色列乃至其他亚洲国家之间进行科学交流和开展先进科技合作的基地。中心划分培训、研究与发展、推广和市场开发等部门。在培训方面,共举办了65 届中以国际农业培训班和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12届培训班,有超过500名中国和外国(包括以色列、英国、美国、葡萄牙、德国)专家应邀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大约3000名来自中国的高级农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以及400名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专业人员在中心接受过培训。所有各项培训活动,均对提高中国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