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我到哈尔滨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气温在摄氏零下31度。哈尔滨犹太墓园位在市区东郊,是哈尔滨皇山公墓的一部分,由我们下榻的饭店驱车前往,需时约莫半个来钟头。到得公墓所在地,见负责人出来迎接,微笑着向我们表示问候。上过热茶,主人便将我引到门外,迎着寒风和白雪,徒步前往我祖父约瑟夫长眠之地。我被周边的景色震惊了,一座座坟墓都掩没在白雪底下,心想这趟扫墓是白跑了。不过我马上就领教到了公墓主任的本领 在中国期间,我从许许多多人身上不断领教过这种本领。主任领着他手下人员,二话不说便在雪地里刨出一条小路,然后将坟墓上的积雪清扫干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祖父的墓地,走到近旁,见是一座陈旧的坟茔,它只剩下一小部分了, 坟墓的一端已经坍塌,上面长出了一颗小树。墓碑上篆刻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我请墓园的负责人将墓碑涂上黑墨,露出字迹以便仔细辨认。开始时我十分懊恼,心想也许可以将祖父的遗骨送回以色列,和家人安葬在一起。但经过一番思索,我还是决定让祖父留在下葬的原地,这是他生前得以安身和抚养全家人的地方。祖父去世以后,埋葬他的这片墓地毕竟得到关照和保存,让他的子孙、让我自己能够前来凭吊。留祖父继续安息在这里,也是表达我们的一种心意,感谢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当局对墓地的关心和保护。我联系弟兄们商量共同筹钱修茸祖父坟茔,大家一致赞同,随后我和夫人找墓园管理处办理。我提出把长在坟顶上的小树拔掉,管理人说不能拔,这是福兆,但我给他解释说,依照我们犹太人的传统,坟墓不能被杂物分割两半,是必须合拢为一个整体的。说完一同去挑选墓基用的大理石,选定质量很好的黑色石料,接着谈修墓的价钱。我们来到墓园以后,主任曾向我表示,他非常理解我们要把墓地修茸一新的心情,他将尽量降低造价。他反复说了几遍,我不禁怀疑问题有些复杂。过了一会,他手下人员进到屋里,给他送来一张账目明细表。主任先说给我们优惠价,接着照表念了起来。他开始报坟墓总价,听来还算有谱,我以为其中已包含了各项费用。但主任继续往下报,还有劳务费、刻碑费凡17种名目的价钱,结果算下来比当初的报价高出4倍。主任报罢价钱,收尾说:他十分高兴,价钱很低。听说以色列的使馆官员来拜谒陵园,引起当地人们的巨大兴趣,政府人员和媒体记者纷纷前来协助或者采访。我们坐在墓园主任的办公室里,周围挤满了报社记者、提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以及当地政府人员。当着这么多众人的面,对着一台台摄像机,我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点点头,对主任表示感谢,多谢给了很低的价钱。我心想,要是在丝绸市场或者珠宝市场,听摊主报出一件我要买的货物价钱,我免不了要和他讲价的,最后可能将价钱杀到只剩最初要价的几分之一。但今天谈的是修墓,讨价还价的事情是太不合时宜了,我只好作罢。中国人的某些心理和性格习惯,是西方人难于理解的,就像这次我在修墓过程中遇到的主任,他们办事不紧不急,慢条斯理,周全细密。 同中国人办事打交道, 注意到这点也许非常重要。不过话说回来,后来当我看到修茸一新的祖父的坟茔,庄重而肃穆,我还是感到宽慰, 并且从心底里感谢陵园主任和他手下的员工们, 觉得把祖父的坟墓留在哈尔滨是做对了, 让祖父在这他心爱的这片土地上安息长眠。我想,当年我祖父在哈尔滨生活时,绝对想不到会有一天他的孙子从以色列来到哈尔滨,为他尽到这番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