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动物园的时候,是否有万头动物,不得而知,但有一种动物足以让西方人流连忘返,这就是可爱的大熊猫。¨x^i¢a!o~s^h\u/o_c-h+i·..c\o\m^当然尚有别的珍奇动物像金丝猴、红顶鹤,这些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但北京动物园的镇园之宝毕竟是大熊猫。我到动物园参观的时候碰巧赶上大熊猫妞妞10岁生日,和好几百人参加它的生日庆典,同声高歌:“Happy Birthday to You, Niuniu!”妞妞兴高采烈地啃吃大家抛给它的竹子。俗话说,“口味和气味各有所好”,不能把自己所好强加于人,看到妞妞对竹子甚至一些野花如此爱好,甚是有趣。我不知道为何大熊猫的名字都是双音,现在这只叫“妞妞”,36岁去世的老大熊猫叫“美美”,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送给他的一对大熊叫“玲玲”和“兴兴”。更有趣的是,以画大熊猫著称的一位中国画家的名字也是双音:曾洋洋。话友告诉我,在中国,双音的称呼词是亲昵和爱怜的表示,例如人们对自己心爱的幼年儿女都以双音词称呼。中国总共送出了24只大熊猫给9个国家作为特殊礼物。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国家以色列也得到这样一份宝贵礼物,让孩子们也让成人们能有一睹大熊猫风采的乐趣。听话友说,早年在清皇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公园曾是农事试验场,专供粮食、果蔬、花木的种植试验,解放后才正式辟为动物园。`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没有想到,我所喜好的一个现代化动物园,它的历史竟然和我在中国从事的事业相关联。紫竹和郁金香中山公园的郁金香是外国传来的,紫竹院的紫竹则是北京的土生土长。位在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之一,它以历代帝皇在这里祈祷五谷丰登的五色土社稷坛著称,因公园内设有纪念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堂而得名。现在是市民常到这里赏花的好地方,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花会,吸引着四方来客。公园分九个区域展示的郁金香花,数量共达30万棵之多, 把整个公园变成了花的海洋。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花色与灯光交相辉映,如梦如幻。不用说,这是我这个爱花人同样常到的地方。有人告诉我,1977年荷兰女王贝娅特丽丝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带来郁金香花种球赠送给中国,现在这些繁盛美丽的花朵,就是当年赠品繁殖的后代。郁金香花簇拥在公园里一座巨大石牌坊周围,和那上面的几个大字“保卫和平”互相辉映。 据说石牌坊曾经三易其名,原来叫“克德林坊”,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中国政府被迫为当时刺死街头的德国大使克德林就地修建的,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这座牌坊更名为“公理战胜”并移置于现在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换成今日的题名。我想,郁金香花和石牌坊,以它们各自不同的经历共同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一个美好期待和理想:不要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让人类的尊严和世界和平像鲜花一样到处开放。,6/1′k^s¨w′.`c\o′m,位在西城靠近动物园的紫竹院,也是我常到的北京公园之一。不过不像去中山公园是为了看花,而是看 竹。说实在的,我第一次到紫竹院,完全是冲着它富有诗意的名字而来。我是农学家,格外好奇紫竹长的什么样子。我见过许多品种的竹子,所有竹子生长初期都呈绿色,后来有些竹子开始变色,不但有紫色的,而且有褐色和红色的。不过竹叶一直保持翠绿,只有竹竿呈不同的颜色。我以为我在紫竹院会看到这些竹子的颜色,但还是失望了,我能找到的只有紫色的竹子。紫竹院毕竟是我的一个好去处,这里不但有遍布园内70余处多达40余万株的茂密竹林,而且三面湖水绿波荡漾,河溪穿园而过,是一个以竹造景的江南山水园林。
据说历史上这里本是燕京都城的一个重要水源,经过多年开发而形成河道和渡口皆备的水系,修建有花园庭院。1900年西方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摧毁了包括紫竹院在内的许多胜地。 在此之前的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那里还留下一些残垣断壁,像耶路撒冷的哭墙供人们缅怀和凭吊,而劫掠过后的昔日紫竹院,留下的只是一片荒草。解放后才在这片荒地上修建起今天的公园。紫竹院不算大,但是我心仪的北京公园之一。不用说,茂密的竹林,湖面上的桥梁和湖心中的芦苇、荷花,都是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