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赵红来说, 这次到以色列参加培训固然学习到了应有的技术知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收获是对以色列这个国家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以色列人的热情和真诚使她深受感动。-d_q~s?x.s`.`c`o!m!培训期间,赵红既 受到主办单位的良好接待和安排,还有我女儿给与她亲姐妹般的热情关照,让她感到一种份外的家庭般的温暖。我们在写作本书的时候,赵红告诉我的话友说,她在以色列遇到的一件事使她念念不忘。她说,过去也听国人们谈起过犹太民族, 都说犹太人聪明能干,做生意十分精明狡猾 ,种下了一个粗略的印象,到了以色列才发现,当地犹太人都是那么热情和有教养,民族素质很高。一天赵红和同伴到街上游玩,偶然遇到一位五十岁上下的路人开车经过,他主动停下车来跟大家打招呼,知道她们来自不同国家,就热心地将大家送回学校,第二天还专门派车接他们到家里作客,把她们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带到超市挑选各人喜欢的各种美味食品,然后回到家里亲自动手做饭,盛情款待大家。 赵红不无感慨地说 ,“我们从未见过面,只是路遇而已,人家就这么热情招待,一件小事能看出这个民族多么热情好客。相比之下,在我们中国这样的事情不容易看到。”其实我在中国倒是碰到不少类似的情况,赵红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干闺女赵红在学校里学习外语,毕业后分配到潍坊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做外宾接待工作,接触过不少外国人。奇怪的是,她对这对新来的以色列朋友欧慕然夫妇却有着特别的感情。赵红告诉我的话友,在青岛机场初次见面,这对以色列长者就留给她一个慈祥、和善的印象,大家很快就成了朋友。 赵红说她很受感动,“毕竟他们的身份不同,能跟我这么平凡的女子交往,足见他们的平易近人。?兰^兰¨文`学` ?首*发~”赵红说:“在我陪同他们期间,建立了深深的感情。一次夫人病了,我一直守候在她身边,给她联系医生,替她端茶递水,这件事使他们非常感动。之后我们俩基本都是搂在一起走路的,一次有个来宾说,你们真像母女俩,从那时夫人就问我是否愿意做他们的干女儿,我当然愿意, 就这样我们成了跨国的亲戚。”那是2002年,我们再次应邀到山东和潍坊访问,赵红再次陪同我们。有一次她突然对我太太叫了一声“妈”,我听到了,于是问她:“如果她是你妈,我算什么呢?”她回答说:“你是我爸。”从此以后,赵红就成为了我们的干闺女。这样认亲可能不算正式,她有自己的父母亲,但我们把她当成了我们又一个孩子。赵红常说,她有两个母亲和两个父亲,一个中国母亲和一个以色列母亲,一个中国父亲和一个以色列父亲。我们在中国真正有了自己的家人了,不只是我们的祖辈和父母曾经在这里生活,我们的祖父和其他亲人在这里长眠,我们现在身边还有了一个中国女儿。我离开使馆工作后,一直和赵红保持联系,只要有机会都会到青岛与赵红相见,期间还两次专程到潍坊看望我们的中国干闺女。这是一种不舍的亲情。
一个跨国大家庭,2004年赵红和一位棒小伙结了婚,不久有了一个小孩。这一来,我们家不但有6个以色列孙子孙女,又另外添了一个中国小孙子。想来在中国人的眼里,我自己的家庭规模多么值得羡慕,我们在以色列已经是 “四世同堂”,我当了曾爷爷,连同我们的子女、孙子女和曾孙子女全家共16 口人。现今又在中国添了个干闺女、干女婿和一个干外孙子,掐手指一数,我们一家人足足19口!赵红请我们给小婴儿起个以色列名字,我们为此颇费了些脑筋。+墈,书\屋_ ¢已.发\布_罪^辛?蟑-结?我们想这个名字既要意思好,中文发音又容易,最后建议用Tom,中文的习惯译法叫“汤姆”。在希伯来语里意思是“诚挚”、“天真”,英语国家常用这个名字,同样重要的是中文念起来朗朗上口。于是我们在中国有了个小孙子叫“汤姆”。我们最近到过潍坊,到赵红的亲家父母家里作客,赵红父母也来了,大家在一起吃午饭。三岁的汤姆是家中的小王子,他的身边围坐着一共 3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东道主是赵红丈夫的父亲,一位警官,是位烹饪的好手,亲自掌勺。 我心想,有高明的厨师亲自出马, 难怪饭菜如此美味,中国的厨艺果真名不虚传。不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