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宋王朝 > 第132章完结

第132章完结

领先世界的武器到了明代,火箭的品种增加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火箭被制作出来了,火箭的装置也大大改进,使用更是十分广泛。-2`8+墈_书!王/ !哽,辛.蕞^筷*在明代的著名军事著作《武备志》中,作者就绘制有各种样式的火箭图:有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驽流星箭”,有同时发射32支箭的“一窝蜂”,还有同时发射49支箭的“四十九矢飞廉箭”和同时发射100支箭的“百矢弧箭”、“百虎齐奔箭”,这些火箭比宋朝已做了很大的改进。它们把箭装在筒里,把每根箭上绑着火药线,再将每根箭上的火药线连在一根总线上,使用时只需要燃烧总线,就可以燃烧所有的火箭,等到各箭的火药筒一齐射出去,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武备志》这本书中,还记载了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两级火箭,这是尤其值得关注的。当然这种两级火箭只是两级火箭的雏形,但是“火龙出水”却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级火箭。根据《武备志》的记载,“火龙出水”这种两级火箭,一般是取一段5尺长的竹筒。.墈!书~屋¨ ,更.歆\嶵?全^把里面打通磨光后,在竹筒的一端安装木制的龙头,在另一端则安装木制的龙尾,竹筒身就是龙身。龙头向上,龙尾向下,龙腹内装有几支火箭,将火箭的药线连在一起,再把火箭的总药线放在龙身外的火箭筒底部。使用时,点燃龙身外前部的两个火箭筒,龙身就按一定的弧线在空中飞行。当前部的两个火箭筒(第一级)燃烧完时,就产生接连效应,引起后部的两个火箭筒(第二级)继续燃烧。等到箭筒里的火药燃烧完,就引出龙腹内的火箭,飞射出去杀伤敌人,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明代火器研制家赵士桢为保证火箭的发射质量,还研制成功了火箭发射装置——“火箭熘”。“火箭熘”是滑槽式的装置,这种滑槽式的装置有效地保证了火箭能沿着目标方向飞行,很像近代火箭导轨的样式,它成为我国古代火箭发射技术的又一重大飞跃。

火箭的发明就是这样一步步由粗糙起步,发展到现代宇航技术中能“一冲入天”的水平。-咸^鱼?墈-书. ·庚_辛·嶵*全·假如我们现在回过头看北宋时那种火箭的雏形,就可以体会到在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多么的不容易。

徽、钦二帝成为阶下囚刻骨铭心的“靖康之耻”,提醒无数后人,勿忘亡国之痛。

两代皇帝只知道烧香北宋朝廷和金国联合攻辽时让金朝摸透了宋朝的家底,也让北方的金国看到了宋朝的腐败与无能,所以金国要乘着宋朝内乱的时候前来发笔横财。于是灭辽以后,在公元1125年冬,金国就兵分两路南下攻宋,企图消灭北宋政权。

这时北宋已多年没有战争,军队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抵抗不住金兵凶猛的进攻。到了第二年初,金兵就渡过了黄河,兵临汴京城下。

可是这时宋徽宗还是整天花天酒地地生活着,自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丝毫没有抗金的准备。面临金国的进攻,他并没有立即组织军队进行抗击,而是在宫中让道士作法,堂堂一国皂帝竟然把解围的希望寄托在道士郭京的六甲法上。这些道士的法力虽然能欺骗皇帝,却阻挡不了金兵的勐烈进攻。

徽宗万不得已,为了欺骗百姓争取民心只好连下罪己诏,言辞恳切地向人民道歉,表示悔恨。另外还下令全国各地的军队增援京师,保卫皇帝,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金兵已经逐渐逼近。徽宗这时已经完全被吓昏了,他不知所措,他所宠幸的“六贼”干尽了坏事,也早已受到人民的唾弃,不能领导抗金。徽宗在万般无奈之下,写下“传位太子”四个矍铄的瘦金体大字,自己躲在深宫中整日烧香。

在国难当头之时,太子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宋钦宗即位的第二天,徽宗就以烧香为名,带着一批宠臣日夜兼程,渡过准河逃到扬州,还把太上皇后丢在扬州,自己带了一帮妃子过长江逃到了江苏镇江。随行的妃嫔们受不了奔波之苦,落在沿途很多人。

宋徽宗南逃后,钦宗起用抗战将领李纲,京城军民在李纲的率领下,奋勇抗敌,多次打退金兵的进攻。但就在这时,宋钦宗却在一伙投降派的鼓动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