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宋王朝 > 第178章完结

第178章完结

自宋初以来,淮南地区多年无警报,州县防卫怠懈,及闻王伦来攻,竟不知所措。`晓/说^C′M\S· +唔*错~内.容`楚州(治今江苏淮安)、泰州(今属江苏)守臣不敢迎战。知高邮军晁仲约欲保全自家性命,张榜令富民向王伦所部赠送“金帛牛酒,使人迎劳”②。然而王伦率众转辗迁移,虽四处攻击官军,却未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致使势单力薄。

宋廷对王伦率众转战于淮南十分不安,唯恐其阻断汴河漕运,遂令傅永吉率官军追击王伦,于扬州山光寺南击败之。七月,王伦率残部转至和州(治今安徽和县),渡江南下,至江南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东北),为官军所俘,未几即遭杀害。

庆历七年(1047),宋宣毅军小校王则又于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兵变。王则,涿州(今属河北)人。其家境贫困,后因饥荒逃难至恩州,给人牧羊。之后参加宣毅军,升为小校。恩州、冀州(治今河北冀县)一带多信奉弥勒佛,王则便以宗教的形式,组织当地百姓,以《五龙经》、《滴泪经》及图谶诸书作宣传,声称“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③,以此号召民众反抗宋朝统治。?顽*夲¨榊\栈? ¨首^发+随后,他以州吏张峦、卜吉为谋主,派人赴德州(治今山东陵县)、齐州(治今山东济南)等地发展信徒,约定庆历八年正月初一起兵,阻断澶州(治今河南濮阳)浮桥,于河北地区活动。但因其信徒潘方净向北京留守贾昌朝告密,王则不能再等待,遂仓促于庆历七年冬至日(十一月二十八日)提前兵变。

当日,知州张得一正率官僚祭拜天庆观,王则乘虚率众冲入府库。张得一闻变,逃入骁捷营,欲借军营保全其性命。王则夺得兵器、财物后,即领众人直扑骁捷营,放火焚烧营门,杀入营中,生擒张得一。兵马都监、内殿承制田斌率所部与王则军激烈巷战,战败出逃。王则攻入城中,令兵士关上城门。提点刑狱田京、任黄裳丢弃家眷,持府印自城上吊出城关。王则军杀通判董元亨,打开军资库,又得大批物资。随后,王则又镇压了民愤极大的司理参军王奖、节度判官李浩、清河令齐开、主簿王湙。*s¨i¨l/u?x_s?w·./c?o\m~且打开囚牢,释放囚徒,深得城中百姓的支持。

王则首战告捷,遂以“东平郡王”为号,建国号“安阳”,年号“得圣”。又以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创建政权。称其居所为“中京”,居室等皆立名号。城中则以一楼为一州,上书州名,任命知州。而于城上依四个方向各置一总管。又改历法,以十二月为正月。凡年龄12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皆刺面日“义军破赵得胜”。而旗帜号令,皆以“佛”为称。

宋廷急令澶、孟(治今河南盂县南)、定(治今河北定县)诸州及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官军严加防守。又调集禁军十万,前往镇压。不久,赵祯以知开封府明镐为河北体量安抚使,督统诸军,进围恩州。恩州城民汪文庆、郭斌等人,自城上以箭系书信,射入明镐军营帐中,约为内应,且定以夜晚自城上垂下绳索,以接应官军入城。官军如约乘黑夜攀绳登城,数百人占据城墙,即焚烧城楼。王则等发现官军已入城,遂率众反击。官军先登城者,急欲争功,故砍断绳索,不令后继者入城。及战,官军无后继援兵,寡不敌众,只得与汪文庆等内应缒城而逃。

恩州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辽人入宋常经于此。王则得知辽朝派入宋使臣将途经附近,遂决定出兵劫持,以示抗辽。然而消息走露,明镐派殿侍安素于思州西门外设伏。深夜,王则派数百人出城袭击辽使,中伏,全部被官军俘虏。

恩州城池坚固,城墙高峻,官军屡攻不破。明镐令兵士于城南暗挖地道,而每天指挥官军佯攻北城,以分散其注意力。不久宋廷见恩州城久攻不下,又以参知政事文彦博为河北宣抚使,明镐为副使,继续攻城。文彦博至恩州城下时,地道已挖,至城内。文彦博与明镐便自官军中挑选了一批精壮兵士,连夜由地道入城,向恩州发起勐攻。

官军入城后,遂占据城墙,王则率部众与官军激烈交战,且在牛身上绑草泼油,点燃后令火牛冲击官军。官军以枪刺牛鼻,迫使火牛掉头,又直冲王则军。王则军顿时大乱,官军趁势勐攻,王则军不敌,开东城门出逃。

阎门祗侯张絪于城外凭借城壕,迎击逃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