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宋王朝 > 第197章完结

第197章完结

正值宋江起义失败之时,宋廷与金朝开始联合攻辽。¨丸,夲?神*栈· +嶵?芯/璋′截-更\薪·快!灭辽后,赵佶及权臣蔡京一伙将原输辽的“岁币”再每年增加100万贯钱,作为“燕京代税钱”转输给金朝,以此从金朝手中赎回燕京(今北京西南)以及顺(治今北京顺义)、檀(治今北京密云)、涿(今属河北)、易(治今河北易县)、蓟(治今天津蓟县)、景(治今河北遵化)等6州之地。宋朝得到燕京等地后,设官府,置官僚,同时派遣军队驻防,其中所需给养就近摊派到河北、山东、河东等地区百姓的头上,且令交纳时一律“支移”运送到燕京交予官府。这一规定给这些地区的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一石粮食从产地运至燕京,沿途盘费所需高达十几至二十几石,且往返路途遥远,费时费力,百姓为此怨声载道。此后,宰相王黼又将灭辽用兵时征发民夫充役的办法,改为征收免夫钱,并推行到全国。一次即搜刮免夫钱6200余万贯,竟相当于宋朝中期一年的税赋收入。宋廷规定,凡抗拒不交纳免夫钱者,一律依军法治罪,甚至连违期交纳者也将处以斩刑。为如数如期交纳免夫钱,州县官府及官吏对百姓逼督甚急,直至渴泽而渔,百姓被逼卖子鬻女,家破人亡。_j_i*n*g+w`u¢b.o?o.k!._c`o_m*而宣和初年又遇连年灾荒,一时间饿殍遍野,死者相藉,黄淮地区百姓陷入更严酷的水深火热之中。

宣和五年(1123),河北、京东等路农民相继起义,反抗宋朝统治的斗争再度掀起高潮。这些起义,少则数百、数千人,多则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白昼横行”所到之处攻打州县,杀官吏,除地主,杀富济贫,或于崇山峻岭之中创建据点,聚众自保,寻机出击,致使“巡、尉不敢抗,县、镇不敢守”⑤。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密州(治今山东诸城)徐靖、沂州临沂武胡、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杨天王、郓州李太(李太子)、何子威、沂州徐进、水鼓山刘大郎、莒县(今属山东)徐大郎等领导当地农民的起义。而规模较大的又有河北路焰州(治今河北永年东)张迪领导的起义。队伍发展多达数十万众,攻陷了一些州县城池,曾围攻漕州(治今河北浚县)长达5日之久,之后又攻打漕州,声势大震。京东路青州张仙(张先、张万仙)领导的起义军号“敢炽”,称10万人。河北高托山于望仙山组织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号称30万人,转战于河北和京东路的青(治今山东益都)、徐(今属江苏)、密、沂等州一带。¨微?趣′暁?说.罔· ·庚_辛.罪·筷¢

宣和六年,赵佶以宦官梁方平为河北、京东制置使,督率王渊、刘光世、杨惟忠、辛兴宗、韩世忠、张俊等将领,统兵镇压起义军。与此同时,宋廷又以诱降、招安之策,分化瓦解农民起义军。赵佶下诏,称起义军如能自首,“一切不问”,对于首领自首,还“当议优与补受官资”。次年正月,赵佶又下诏“罪己”:“用非其人,政失厥中,徭役荐兴,使民不能自存。”⑥同时下令,免去部分赋役。以此缓和与农民起义军之间尖锐的矛盾和冲突。

在宋廷武力镇压和诱降之下,部分农民起义军投降。张仙起义军于礌鼓山与宋军作战,战败后,张仙接受招安。贾进起义军曾拒绝宋廷多次劝降,并杀死每一次前来劝降的官吏,宋军将领辛昌宗带兵进剿,被义军打得全军覆没,但不久,也投靠宋廷。不过。更多的起义军坚持斗争。高托山领导的义军先后遭到杨惟忠、辛兴宗、王渊、韩世忠等所领宋军的追击:屡遭挫折,甚至高托山一度接受招安,但义军将士始终末放弃斗争,直到建炎二年(1128),这支义军仍活动在河北、京东地区,转而抗击金军。

注释①②王傅《东都事略》卷一○三《侯蒙传》。

③张守《昆陵集》卷一三《蒋圆墓志铭》。

④关于宋江投降的时间,一说为宣和三年,受张叔夜招安而降;一说为宣和四年,受折可存招安而降。

⑤《三朝北盟会编》卷入七。

⑥《宋会要辑稿·兵一二》。

海上之盟北宋末年,位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迅速崛起,日渐强盛。宋政和五年(1115),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完颜曼)正式称帝,创建大金国。长期处于辽朝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