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宋王朝 > 第200章完结

第200章完结

金天会三年(1125)二月,金军统帅娄室率所部歼灭辽残余军队,俘获辽帝耶律延禧,辽朝灭亡。`s,w¨k~x¨s_w/.,c~o^m¨金臣阁母、斡鲁相继上奏,陈述宋廷违背“海上之盟”誓约之事,宗翰、宗望则请求朝廷发兵,征伐宋朝。十月,金帝完颜晟下诏,以谙班勃极烈完颜呆兼领都元帅,以赍勃极烈宗翰(粘罕)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条睹为元帅右都监,统兵自西京南下太原(今属山西);以六部路军帅挞懒为六部路都统,斜也为副都统,宗望为南京路都统,阁母为副都统,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领汉军都统,自南京南下燕山府(今北京西南)。不久,又以阁母为南京路都统,埽喝为副都统,宗望为阁母、刘彦宗两军监战。东、西两路金军相约会师于宋都城开封。

十二月,金军两路南侵。在此之前,宋廷侦知金军集结,遂派童贯赴太原,宣抚河北、燕山。童贯立刻派马扩、辛兴宗出使金朝,以缓和局势,宗翰则指责宋廷纳降张觉,且遣使告之以武力征伐,又劝说童贯速割让河东、河北两地给金朝,以示谢罪。-4·0¨0!t+x_t?.*c~o¢m,童贯不知所措,却打算一逃了之。太原留守张孝纯责备说:“金人渝盟,王当令天下兵悉力枝梧,今委纵而去,是弃河东与敌也。河东入敌手,奈河北乎?”童贯反而怒叱道:“贯受命宣抚,非守土也。”张孝纯叹息道:“平生童太师作几许威望,及临事乃蓄缩畏慑,奉头鼠窜,何面目复见天子乎?”②童贯全然不顾张孝纯等人的反对,逃回开封。与此同时,宗望也派使臣赴开封,要挟宋廷。大臣李邦彦等人竟面无人色,鄙言探询求和之法,金使厉声答道;“不过割地称臣尔。”宋廷君臣随即遣使人金求和。

东路金军侵入宋境后,连克檀、蓟二州,进围燕山府。宋守将郭药师、张企徽、刘舜仁于白河迎击金军,不敌战败。郭药师遂献城投降,燕山府及所辖州县悉为金军占据。宗望继而指挥金军继续南下;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击溃阻击的宋兵,再克信德府。西路金军则相继攻占朔、武、忻(今属山西)、代(治今山西代县)等州。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进而围攻太原。耶律余睹于汾河北击败宋河东、陕西的援军。宋太原守将王禀率领全城军民奋力抵抗金军的进攻,从而牵制了西路金军的继续南下。东路金军在收降郭药师后,又委以他作为先锋,随大军直奔开封。

金军两路南侵的消息传入开封,宋廷君臣慌作一团。赵佶急忙下诏“罪己”,令朝廷内外直言极谏,评论朝政得失。同时下令罢除浙江诸路“花石纲”、“西城所”和内外制造局,停止营建延福宫,撤销册封道官及大晟府、行幸局。归还“西城所”所括土地给原来拥有者。又令各地官民起兵“勤王”。赵佶的一系列举动实际是为遮掩自己躲避战争威胁的目的。为了利于随时撤离开封。南逃金陵(今江苏南京),赵佶委以皇太子赵桓为开封牧,欲令其“监国”,而派户部尚书李税先行出守金陵。权直学土院兼侍讲吴敏认为:“朝廷便为弃京师计,何理也?此命果行,须死不奉诏。”③太常少卿李纲甚至刺臂沾血上疏:“皇太子监国,典礼之常也。今大敌人攻,安危存亡在呼吸间,犹守常札可乎?名分不正而当大权,何以号召天下,期成功于万一哉?若假皇太子以位号,使为陛下守宗社,收将士心,以死捍敌,天下可保。”④在其他臣僚的坚持下,赵佶终于同意内禅,让赵桓继位为帝。此时东路金军长驱直入,进至中山府(今河北定县)时,守将詹度指挥军民顽强抗击,斩杀金军大将蒲察、绳果,使金军于城下一再受挫。金军见一时难以破城,遂绕城南下,距开封尚有10天左右的路程。吴敏再次请求赵佶于3日之内传位赵桓,否则时间紧迫,赵桓继位已来不及组织军民抗金。赵佶为了尽快脱身,同意立刻传位。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二十三日,他装作患病,跌倒在地。昏迷不醒,大臣们见状,慌忙灌药。须臾,赵佶假装苏醒。伸臂示意取纸笔,颤抖着用左手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赵桓随即继位,是为宋钦宗,赵佶则以“教主道君太上皇帝&rdq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