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 第38章完结

第38章完结

在朱温病重时,将敬翔召到床前委托后事,让敬翔将朱友圭逐出京城,出外任刺史,朱友圭便发动兵变,杀死父亲朱温,自立为帝。?武.4*墈_书, ~首*发+朱友圭对敬翔非常危惧,虽然以李振代替他任崇政院长官,但为了使群臣与他合作,还是任命很有威望的敬翔为宰相,敬翔表面上接受任命,但经常称病在家,与朱友圭保持距离。

等到梁末帝朱友贞上台之后,也未重用敬翔,而是宠信赵岩等人,敬翔受到这些权臣的排挤,终日郁闷不乐,忧虑着后梁的江山社稷。

朱友贞并没有其父朱温的那点才干,在他的治理之下,后梁很快走向了灭亡。对内他没有能够处理好魏博将士的问题,却导致了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兵变,终于丧失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在和李存勖的对抗战争中更是处于下风,自己深居宫中,不了解战况,更不了解将士,却自负地任意调兵遣将,妄下军令让刘彻急进攻敌,导致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丢失。后梁军在杨刘(今济南西南)被晋军大败之后,敬翔无法忍受这种残败局面的继续,径直上殿向朱友贞慷慨进言请命出征:“国家连年派将士出征,但疆土却日渐削减,这不只是因为兵骄将怯,还因为调兵遣将不得其法。+微,趣*小?税_ -埂`新/嶵?筷+陛下平日深居宫内,和您商议国家大事的都是些左右的随从,这又怎么能料敌制胜呢?先皇在世之时,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大半领土,虽然也亲率虎臣骁将连年征讨,也不能扫灭河东的劲敌李克用父子。现在敌人的兵马已迫近郓州,陛下却没有像先皇那样亲征杀敌,这是臣没有及时奏明的第一件事。此外,臣还听说李亚子(存勖)自从戴孝出征以来,已经十年之久,每次攻城列阵,总是身先士卒,冒着箭石冲锋。昨天听说进攻杨刘的时候,他也是先背薪渡水,一鼓作气而破城池。陛下不比他差,儒雅而有风度,但却没有亲征退敌,反而让贺瑰之流的将领与之抗衡,寄托驱逐敌寇的愿望,这很难如愿。这是臣失职没有及时奏明的第二件事。现在陛下应该亲征,同时向黎民百姓老臣宿将询问破敌良策。否则,大患难除,臣虽然愚笨胆怯,但受国恩很深,如果陛下缺少将才,臣恳请去前线为国效死力!”

朱友贞虽然懂得他的满腔忠诚,一片忠心,但终究还是听从了赵岩等人的谗言,认为他是因为不得志而在发牢骚。!比¢奇,中¢蚊?王′ `更~芯·最`全.

等待不久后,晋军已兵临城下,大势已去的时候,朱友贞这才又想起了敬翔,急忙召来问退敌之计:“朕以前总是忽视爱卿的逆耳忠言,以致有了今天这种残局,国事紧急,爱卿就不要发牢骚了,请问朕现在该怎么办啊?”

敬翔无奈地说:“陛下当初以无勇无谋的段凝代替智勇双全的王彦章为主帅时,臣就曾极力反对,无奈当时小人依附陛下,终有今日恶果。后来臣也屡次献计迎敌,但陛下总是迟疑不决,现在纵使张良与陈平复生,也难以转祸为福了。请让臣先死吧,臣不忍心看国破家亡的残局。”

君臣相对落泪,都已无力回天,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亲征的李存勖,朱友贞不但不亲征对抗,反而贪图享受,宠信小人,再加上调兵遣将时昏庸无能,后梁的败亡也应在情理之中了。

晋主攻进开封城后,曾下诏赦免后梁的旧臣,李振对敬翔说:“既然有赦免令,我要去朝见新君主了。”

敬翔问他:“新君如果问起来,你又怎么回答呢?”李振没说话便走了。

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左右来报,说李振已经入朝见晋主去了。敬翔长叹道:“李振徒有大丈夫之名,我们与晋世代为仇,我与他还一同谋划破敌,没想到到现在这种地步,少主(朱友贞)死于国门,纵使新君赦免,又有何面目再进建国门。”最后敬翔自尽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李振这个昔日将唐末大臣投入黄河,狂言让“清流”变浊流的人,投降新君之后也未得到丝毫富贵,反而是既丢脸面又丧性命。当李振拜见晋主请罪时,大将郭崇韬对别人说:“人们都传说李振是一代奇才,我今天看他这样子,不过是一介平民!”最后李振在敬翔全家被杀的当天,也命丧亡国之都。浊流之言反而印证了自己。

敬翔的妻子刘氏也值得一提,她的父亲原是蓝田令,在黄巢起义中,她被黄巢的属将尚让所得,成了他的妻子。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