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 第79章完结

第79章完结

“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将禁军掌握完全在自己的手中,并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的后辈武将担任官职,使其难以在禁军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n\i,y/u_e?d`u`.?c′o¨m`

五代十国末期,全国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北有依附契丹的北汉,南有南唐、吴越、后蜀、荆南、湖南、南汉、南平、漳泉等八个割据政权,严重威胁北宋王朝的安全和宋初中央集权的巩固,并且,要求统一的呼声日渐高涨,赵匡胤也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可是,面对这些强弱不一的割据政权,计划统一天下的赵匡胤也有些一筹莫展。起初,太祖打算先攻北汉,但遭到群臣的反对,这种反对是有根据的,当时北宋和北汉及辽的军事力量对比非常悬殊,要想先攻实力远胜于自己的北汉及其靠山辽国,确实失策。

一个雪夜,在家休息的赵普,迎来了贵客赵匡胤。赵匡胤进屋后,心情沉重地说:“我睡不着,所以想来和你聊聊,你觉得我是不是不应该先攻取北汉?”赵普沉默了良久,然后说:“北汉盘踞在太原地区,如果我们攻下太原,就要面对强敌辽国,我们不如先征服南方诸国,占有富庶的根据地,再回过头来解决北汉这块弹丸之地。!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这就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先南后北”的战略,即先消灭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后消灭北汉政权,避免在统一南方以前与辽国发生正面的军事冲突。

正当赵匡胤准备出兵的时候,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故,其11岁的儿子周保权继位。大将张文表起兵反对周保权,占领了潭州(今湖南长沙),并准备进军武陵(今湖南常德〕。周保权连忙向北宋和荆南的高继冲求援,当时荆南处在各割据国的包围之中,国势衰弱,兵力不足三万。于是赵匡胤便上演了一场“假道灭虢”的话剧,制定了取道荆南,攻占湖南,一举削平荆湖的战略方针。

公元963年初,宋将慕容延钊、李处耘率领十州兵马,进发荆南。临行前,他对慕容延钊和李处耘说:“出征湖南,必然要借道于南平,南平国势卑弱,可顺便将其攻灭。”

两位将领命向荆南进发,并派人先赴江陵向高继冲假道。高继冲听后,立即召集部下商议。部下众说纷纭,拿不定主意,会议散后,便召叔父高保寅密商。高保寅说道:“先准备牛羊、美酒,借犒师为名,探探宋营情况,再作决定。¢午·4?看-书′ ?庚/欣!蕞.哙.”高继冲说道:“那就请叔叔走一趟了。”高保寅带着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前往荆门犒师。两位宋将善待高保寅,高保寅非常高兴,立即禀报高继冲,说宋军并无他意。

当夜,宋军以精锐部队为先锋,由李处耘率领直奔江陵。高继冲得知,立刻来到城北十五里处迎接。与高继冲见面后,李处耘告诉他:“慕容延钊将军还在后面,你可在这里等候。”说罢,自己就率领大军进入了江陵城。

不久,慕容延钊来到,高继冲恭恭敬敬地陪着入城。回到江陵,高继冲发现宋兵已经占领了江陵的大街小巷,这才明白大势已去,无可挽回,只得顺水推舟,将全境三州十六县,尽献给北宋。

在占领荆南后,宋军继续进发湖南,这时,周保权已杀了张文表,平定了叛乱,但宋军还是进入了湖南,周保权的部下没怎么抵抗,便投降归顺。至此,荆湖之地尽归北宋。随后,赵匡胤于公元964年年底,派大将王全斌、曹彬分兵两路,仅用66天的时间就灭亡了后蜀。

平定后蜀不久,赵匡胤曾先后两次进攻北汉,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并且还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和辎重。赵匡胤痛定思痛,及时进行自我批评,决定继续实施“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于公元970年秋出兵攻取南汉。南汉以广州为中心,割据岭南两广地区达60年之久。在平定后蜀时,宋将潘美等就攻占了南汉的郴州,在接到赵匡胤灭南汉的命令后,潘美等立即出兵攻陷了贺州,随之连克昭、杜、连、韶四州,大败南汉军十余万于莲花峰下,并于公元971年春攻克广州,南汉灭亡。

赵匡胤平定南汉后,准备挥师平定南唐。但南唐大将林仁肇却让他心存顾忌。这林仁肇对李煜忠心耿耿,足智多谋,曾屡次大败吴越。因而赵匡胤想出一个绝妙的离间计,以除掉这个南唐最后的长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