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帝国尽头是民国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

载涛也说: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曰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在他儿子溥杰看来,“我父亲的谦抑退让的作风,好逸畏事的性格,大致和我的祖父相似”。

1883年出生的载沣8岁就承袭王爵,19岁就被任命为阅兵大臣,以专使身份到德国道歉,一旦要他来主持国政,应付危机四伏的大变局,他的性格、训练、阅历和才能都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他的对手既有思想超前、富有政治能力、与他同龄的宋教仁这样的一代新人,又有比他年长一代、老谋深算、历经宦海风波的枭雄袁世凯等人。都不是他应付得了的。

他所信得过的两个亲弟弟载涛、载洵,让他们一个任军咨府大臣,主持陆军,一个任海军大臣,统领海军。而当武昌起义发生,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提出起用袁世凯,协理大臣徐世昌、那桐附和。且说东交民巷盛传“非袁莫属”,载泽等最初反对。因大势如此而不再坚持,他也只有答应。载涛回忆,“载沣本不愿意将这个大对头请出。以威胁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是他素性懦弱,没有独作主张的能力,亦没有对抗他们的勇气,只有听任摆布,忍泪屈从”。没有主见,容易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这就是载沣的性格。他对权力没有特别的追求,这权力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他并没有太在意。所以,当他被迫从摄政王的位置上下来,也没有特别失落。溥杰回忆。母亲对他说过,他父亲载沣从宫里回到家来,神情不变地对她说:“从此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气得她大哭了一场,告诫儿子长大了不能像阿玛那样没有志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