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帝国尽头是民国 > 第22章完结

第22章完结

以后成为将军的少年蒋鼎文在浙江诸暨的翊忠学堂上学,校长吴仲怀举人出身,却很早就秘密参加了同盟会,他就是从校长的谈话中第一次听到“革命”、“孙逸仙”、“檀香山”等一连串以前未曾听过的新名词。-p′f·w^x¨w`._n?e/t\蔡元培等都曾到这个学校做过教习,播下了新思想的种子。光复后他参加学生军,进人大通陆军学堂。梅冷生回忆,温州光复,中小学生则“奔走相告,跃跃欲试”,中学堂教师陈守庸等更认为责无旁贷,出来维持局面的都是教育界的人。

陕西汉中西乡县高等小学堂教师王举之是西安高等学堂预科毕业生,当场对大众说:“凡欲成大事,必先有宗旨,而后乃可以取信于人,西安之义旗,为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今西安虽然光复,而陕南清吏犹盘踞负隅,实为革命之障碍,故吾人今日之举在响应西安,光复汉南,救民水火,不是争权夺利。”

上海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军事团”,参与者多为女学生,其中“女子军事团”中有不少天津女师的学生,这是袁世凯办的一所学校。,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沈亦云自述,她们都受到地理教师白雅雨的影响,“北方同学因在官立学校,一向不问时事,四年前对徐锡麟、秋瑾之案,未动于衷,此次倾向革命甚于南方之青年,或即曰南归,或往来南北,携带禁品,不辞艰险。同学陈翠琬、于士嘉等由沪带炸药赴津,装置如送礼之糕点,我见到她们工作,还有李钟和亦在内……天津同学大都受白雅雨先生的影响”。白雅雨发动滦州起义失败,被捕斩首。“白先生生前有得意女弟子嘉定黄君守谨,曾欲聘为儿媳,黄家因事未允,至此黄君自愿许婚,料理白先生后事,奉养孀姑。”从南到北,都有推动革命的老师在起作用,大时代中意气风发的学生背后站着他们的老师。

扬眉吐气梨园行

梅兰芳回忆,辛亥革命时,同行中传来消息。在上海攻打江南制造局的队伍中,出现了梨园行的身影,上海“新舞台”的名演员夏月珊、夏月润、潘月樵等人都在其中。?y^o?u!s,h/u/l\o^u`./c~o\m/年轻的梅兰芳第一次听到同行参加革命的消息,心中非常激动。由于南北音讯的阻隔,京、津一带报纸对于南方的情况报道得并不详细,有关上海伶界参加革命的事,当时在报纸上几乎看不到,他辗转得知,夏氏兄弟和潘月樵本来就是伶界商团的负责人,夏月珊还是伶界“救火联合会”的会长,••救火员”大半是剧团里的武行,他们大部分都参加了商团。在攻打制造局的行动中。由他们充当先锋。

亲历上海独立的“和泰豆米行”学徒、商团队员胡根生记得,上海宣布独立的那天清晨,他目睹潘月樵来报告制造局的战况。潘的装束很特别,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白绸包头,耳边垂着两个彩球,身穿黑缎衣裤,外罩玄色斗篷,腰佩马刀,就像戏台上太平军装束一样。他指手画脚地报告攻打制造局情况,口齿清楚,颇为动人,报告完了就立正敬礼,走出大门,跳上一匹白马,又回到制造局去了。临行前他还扬鞭对大家说:“大家等着听好消息吧!”

他还听说,伶界商团参加攻打制造局,那天都是全武行,奉命出发时来不及卸妆,除了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这几位伶界商团的领头人,前辈武生张来顺,武丑马飞珠,铜锤丘治云、薛寿龄、夏月华,潘月樵的儿子小黎青、小六子和他的兄弟潘少棠等都参与了战斗,他们都表现得很勇敢。

11月5日,苏州中学学生叶圣陶的日记中说,有人从上海来。说起攻打制造局的事很详细,“首先奋勇者为新舞台艺员小连生,而敢死团之不顾生命尤为不可及”。“小连生”就是潘月樵的艺名,那天就是他绕到制造局的后门,率先攻人,他还受了伤。沪军都督陈英士写信给他。称他为“月樵大志士”:素知足下现身说法,以改良社会为己任,深佩。不意制造局一役又亲见阁下,躬冒矢石,奋勇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