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帝国尽头是民国 > 第42章完结

第42章完结

志存高远的理想主义者,都属于脚踏实地的实干者,他们在自己一生中的黄金年龄忠实地奉行“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准则,不以事小而勿为,不因路长而气馁。如果不是强寇人境,风云变幻,谁敢说他们的路一定走不通?当胡适在思想上提倡渐进,一点一点地积累时,他们已经在行动,在实践了。他们之间相互欣赏、相互砥砺、相互扶持,也许是嗅到了各自身上相似的气息。

一部曲曲弯弯的中国史,缺乏的从来不是和珅那样在帝王制度中玩得游刃有余的贪婪者,不是陈胜、吴广式的揭竿而起者,换句话,历朝历代,我们缺的都不是有高智商的消耗者,不是有巨大破坏力的破坏者。自古以来,破坏易,建设难,我们历史上最难产的就是建设性的人物。在大变动时代,即我们通常说的乱世当中,更是破坏性人物呼风唤雨的大好时机,如果因缘际会,能击败其他形形色色的对手,这样的破坏性人物很可能乘胜崛起,宰割天下,重造山河,其结果就是进入新一轮的治乱循环,历史于是永远绕圆圈,在原地打转。在乱哄哄的局面中,几个手无寸铁的1893年生人,居然差不多同时把目光转向脚踏实地的乡村建设,试图独立走出一条历史的新路,这样的建设者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尽管他们的事业早已被时代的大变动所打断,煙没在历史的夹缝中,但他们对建设的热忱,他们建设性的思路,留下的又岂止是感喟。成败真的能论英雄吗?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