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帝国尽头是民国 > 第43章完结

第43章完结

时候才可以有宪法》、《知难,行亦不易》,加上另外一篇直斥国民党反动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都收入了新月书店随后出版的《人权论集》中。

胡适的言论虽然尖锐,国民党各地党部乃至中央党部确实对他大为不满,要求惩戒乃至拿办的呼声充斥报纸,许多朋友为他担忧,他从未被捕却是事实。哈雷特•阿班回忆,胡适常说,“是《纽约时报》救了他的命”恐怕不可靠,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舆论对他的安全无疑是一种保护。

不入国民党的黄郛

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黄郛,辛亥革命时期与陈英士、蒋介石结为盟兄弟,蒋终身称他为“二兄”。1927年,蒋挥师北伐,底定江南,正是叱咤自喜之时,有一天在上海的黄郛家谈政治,谈到了十多年前被刺杀的陈英士,叹息说,如果英士不死,可以办党,黄郛可以办政,自己则专心军事,三人分工合作。蒋说这番话是在“很闲散的神气中”,当时在场的还有宋子文、汪精卫,以及黄夫人沈亦云,就是她在《亦云回忆》中记下了这一情景,她说,可惜英士已死。而黄郛“始终只愿做一客卿,无意参预党的政治”。

黄郛是老同盟会会员,民国的开国元勋,但在“二次革命”后亡命日本,他就没有参加需要摁指模、宣誓效忠领袖的中华革命党,其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之后,他也不再加人。蒋在北伐途中,几次写信请这位寓居天津的“二兄”南下协助,并派张群北上敦请,他“斟酌公谊私交”,决定南归,时在1926年冬天。在江西南昌蒋的司令部,一个开会用的大厅里,悬挂着孙中山、朱执信、廖仲恺几个人的大照片,还有一张蒋介石的照片,他直言,中国规矩没有生人、死人相片同挂的先例,请将蒋的这一张除下。蒋在许多方面需要他的帮助,几次要他加人国民党,他都没有答应。如果要在国民党主政的时代从政,必须是个国民党员,如果要发言有力,还必须是中央执行委员或监察委员,国民政府以中央政治会议为最高行政决策机关,中央政治会议是由中央执行委员组成的。不是党员就不可能参与最核心的会议。1927年春天,他从南昌到九江,正要坐船前往上海,与蒋分别不过一两天,忽然杨虎匆匆赶来,面交一封蒋给他的信,信里没有别的事,只是一份已为他填好的人党志愿书,上面的介绍人张静江、蒋介石都已签了名,只要他本人签个名即可。他没有签名,由杨虎原件带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