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将东北的傀儡政府“满洲国”推上国际舞台,意欲派短跑名将刘长春和长跑运动员于希渭代表伪满选手参加第十届奥运会。·9¢5~k¢a\n′s^h-u^.\c!o`m′此时刘长春已随东北大学同学流亡北平,大连日本当局就数次到他家,许以高官厚禄,令其父母将儿子找回来。不久,伪满各报竞相登出刘长春、于希渭将代表“满洲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的消息,此消息传到平津,四方哗然,体育界、教育界及各进步力量纷纷义愤陈言,要求中国政府表态反对,然而南京当局却没有采取丝毫措施。张学良看到报纸后,又着急又惋惜。刘长春出于民族义愤,当即公开声名:“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马牛!”张学良读罢,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此时,少帅已初萌帮助刘长春的想法。
1932年7月1日,在东北大学体育科首届毕业典礼上,张学良宣布刘长春、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以挫败日伪的政治阴谋。¢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于希渭因在大连,受到日本人的监视,无法脱身入关,只好称病在家,表示拒绝代表伪满参加奥运会。然而这时,南京国民政府仍准备象以往一样,只派体协总干事沈嗣良作为观礼员参加奥运会,此举引起国民同胞一致反诘:为什么不派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然而,南京政府怕得罪日本,不敢表态,也不拨经费,而体协本身又没钱,所以刘长春无法参加奥运会。东北大学体育系主任郝更生决定去找校长张学良商议此事,张学良当即表示愿意资助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慷慨解囊,拿出1600美元作为刘长春和宋君复两人参加奥运会的经费。
有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鼓励,有了张学良校长的直接资助和关怀,刘长春按时来到了洛杉矶,代表中国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运动场上。开幕式上,他手擎国旗作前导,后随观礼员沈嗣良和教练宋君复等5人,昂首挺胸,毫无惧色。虽然中国是这届奥运会中最小的队伍,但刘长春并不感到孤独,因为在他的身后,是张学良和千千万万的祖国同胞关注的双眼!
第四章 少帅时代6、与马君武的一桩公案(1)
1931年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发表了北平民国大学校长马君武的题为《哀沈阳》的“感时近作”两首,诗曰: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不难看出,这两首打油诗是仿李义山《北齐》体而作,原诗为:
一笑相看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抱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原诗中的小怜,为北齐皇后婢女,貌美如花,喜穿戎衣,见宠于皇帝高纬,被封为淑妃。时值北周军入侵,晋阳失守,正在围猎的高纬欲率军南下,但小怜恃宠撒娇,非要再猎一围,致使痛失反攻良机。后来高纬反攻晋阳,北周军渐感不支,迨值城垣崩毁之际,高纬突然下令停攻,他想炫耀一下武力,让小怜目睹他大军破敌的壮观,博小怜一笑,而那时小怜正在梳妆,费时良久,北周军借机得以喘息,抢修城防。待高纬携小怜并马在高地观赏攻城之战时,北齐军后翼稍作后移,小怜误以为败退,惊呼:“我军败了!”高纬不知内情,迅速撤离战场,以致军心动摇。结果,北齐军一败而不可收拾,终于灭亡。
马诗发表时,适逢“九•一八”爆发不久,不言而喻,马君武是借高纬的故事讽喻张学良不重江山爱美人,在“九•一八”之夜置危急国事于不顾,犹与赵四小姐、朱五和胡蝶沉湎酒色,翩翩起舞,断送了东北的大好河山。此诗一经发表,瞬时便不胫而走,风靡全国,被传诵一时。南京政府趁机煽风点火,授意各报广泛登载,使张学良不抵抗的传言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愈传愈烈;与此同时,别有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