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奚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
两人说:“穿越好几个国家,跋涉千里去偷袭,风险实在太大,很难得到好处。”郑国离秦国实在太远,古代既没有火车,也没有飞机,因此随着距离的增强,运输和补给的难度将会成倍增加,距离永远是制约战争的强大因素。更何况,蹇叔和百里奚还点出了更重要的问题:“既然有人能出卖郑国,怎么知道不会有我们的人出卖秦国呢?绝对不可以。”
蹇叔和百里奚说得有没有道理呢?太有道理了。因为秦国这一次去攻击郑国,唯一成功的可能只有偷袭。但如果有秦国人把出兵这件事泄露出去,偷袭就不可能成功。
但各位注意穆公怎么回答,穆公说:“这不是你们两个能懂的事,我已经决定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言下之意便是,你们两个已经老了,没有锐气了,哪里懂得我心中的宏图大略呢?各位看看穆公这个口气,和当年迎回百里奚、蹇叔的谦虚姿态,差距有多么大。
说实话,这是秦人的老毛病了。各位熟读秦国的历史后就会知道,秦人的性格是怎样的呢?他们在碰到逆境的时候,头脑特别清楚,奋力死战,百折不挠,而且只要有求于人,多低的姿态都可以摆出来;可是一到顺境之后,就很容易得意忘形,目空一切,一旦觉得别人没有利用价值,就立刻弃之如敝屣。秦穆公是这样,秦始皇也是这样,这是他们的家族性格,也就是《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尉缭的评语:“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