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 > 第69章完结

第69章完结

愈知其结之可靠,亦愈不能不向其饬取。是以设法办理,直使该夷计穷心慑,至今始克遵依。臣等不敢因有人条奏,正可籍以自便,遂存趋易避难之见,至负委任[32]

这段文字,充分表达了林文忠公一贯奉行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为人处事宗旨。在具结问题上,他正是本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避艰难,坚持不懈,他说“夷人最重然诺”,不肯轻易具结,不像国人动辄出具切结而又不愿执行保证,视出结如具文。这些话,正是他在办理夷务中痛切反思的结果。他体察到了外国人注意法律的观念;坚持具结,就是他利用法制力量与外国烟贩进行较量的表现。对于林则徐这一知夷情的正确体察,后世的史学家大可不必以所谓轻信外国侵略者的保证为词加以批评。

双方在具结问题上陷入了僵持状态,形势对义律显然不利。尽管在澳门的外商既开会又决议,表示支持义律的抵抗行动,但唯利是图的本性又使得他们痛感僵持一天,就等于多失去一天的发财机会。尤其是那些从本国满载货物而无法进广州做买卖的船主,日子稍久,就时时流露出焦躁情绪。美国商人则不管义律的对抗,乘机大做生意。五月初一日(6月11日),美国货船“巴里斯”号与“南塔斯克特”号首先具结入口。到五月二十日,已有11艘美国货船进黄埔卸货。美国人的商业利益刺激着英国商人的发财欲,于是,不满和怨恨就像朝雾那样,在澳门的英商中冉冉弥漫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