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薪的谋划。
他给太宗赵炅上疏,主题就是:请求罢免节镇领支郡的旧制。
这一封奏疏正是太宗所需要的,于是当即同意,首先下诏,要高保寅执掌的怀州,不再隶属于赵普执掌的河阳,直接隶属京师,怀州的长吏有事可以直接上奏朝廷,不必再经由河阳中转。
与高保寅同时,还有一位虢州(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刺史许昌裔,上了一纸诉状,说他的上级,保平节度使杜审进的“阙失事”,做得不够合格的政事。其中就包括杜审进作为一方节镇,所领地方支郡,多由亲吏执掌关市。保义军,避赵光义的“义”字讳,改为保平军,治所在河南陕州,今属三门峡市。
杜审进何许人?乃是已故昭宪太后的兄弟,太祖、太宗的亲舅伯。杜审进做官一向谨慎,镇守保平军二十余年,鼓励农业生产,奖励仁义根本,士庶安居乐业。他官做得大,但懂得节制,从无骄矜傲慢之色,士庶认为他有儒者之风,是一个醇厚长者。由亲吏执掌地方税收,也是五代习气而来,并非有心作恶。
许昌裔则名不见经传,但却敢于弹劾当朝皇上的舅伯,也是看准了当朝收敛藩镇军政大权的基本趋势。
所以,太宗赵炅得到这封奏疏,并没有不快,当即派出一位朝官李瀚到虢州、陕州去调研。李瀚位居右拾遗,乃是朝中言官,有责任对政事做出独立讽谏,纠弹朝中过失。李瀚到了地方后,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上言道:“节镇领支郡,多俾亲吏掌其关市,颇不便于商贾,滞天下之货。望不令有所统摄,以分方面之权,尊奖王室,亦强干弱枝之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