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 > 第224章完结

第224章完结

但这个微妙的安排,却被“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到禁中问安时看在眼里。+看·书¢君· ′追′蕞.芯!章·踕^他承认并赞赏寇准推动赵恒为太子的宏猷。现在太宗病重,太子却不在身边,此事蹊跷,于是就在笏板上写了两个字“大渐”,令亲吏送给赵恒。“大渐”的意思是“病重病危”。吕端传导的信息是:父皇弥留之际,太子务必前来问安侍奉。但这位太子还是有了疏忽。

太宗在亲王诸臣的祈祷中没有痊愈,反而病情加重,无法推测太宗患有何病,他的直接死因,一般认为是昔日箭疮发作。

太宗死时,赵恒不在身边。

王继恩跟李太后商议后,决计到中书去召宰辅来议论继承人问题。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现在李皇后和王继恩要将问题提出来,是期待侥幸获得宰辅支持。而当时最富名望的宰辅就是吕端。他们要议论继承人问题,吕端是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必须重视。于是,王继恩硬着头皮来找吕端,说是要“议所立”,讨论一下立什么人做皇帝。

根本无须“议”的事,王继恩要“议”!吕端顿时感到“严重的时刻”来临了。·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他也顿时明了了眼下的格局。于是将王继恩带到书房,说是让他看看太宗以前赐给他的种种“墨诏”,亲笔诏书。而后,将他锁在书房中,派人看住不得外出。自己匆匆赶入宫中。

李皇后见宰辅来到,对他说:

宫车宴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奈何?

皇上驾崩啦。按照宗法规定:长子应该有第一继承权,这是合乎礼范礼法顺理成章的事。现在,您看怎么办?

李皇后这十四个汉字,分量不轻。她试图按照个人喜好,在王继恩的推动下,“立长”,也即拥立太宗长子赵元佐。从宗法继承视角看问题,不为无理。但赵元侃也即赵恒已经成为制度规定的继承人;赵元佐则已经疯癫,或假作疯癫,常年没有军政作为;更重要的是:赵元佐并不希望践祚——他对四叔赵廷美之死一直耿耿于怀;更对父亲所作所为而导致的大伯赵匡胤后裔无缘于帝位心怀不满。/0/0?小?税*惘. ,冕/费·跃¢毒,在这样背景下,拥立赵元佐,实属多事。

但吕端的回应分量更重,他说:

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岂容更有异论!

先帝太宗之所以生前册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这个入继大统问题。哪里还容得下有其他不同的册立意见!

李皇后闻言,知道宰辅这一关过不去,那就没有了希望。于是,默然不语。

当天,赵恒在灵柩前即位。

但灵柩停在大殿上,皇后与皇帝一起临朝接受诸臣拜贺,前面置放了一道门帘。吕端在阶下肃立不拜,请求将帘子卷起来,让百官看到赵恒。他担心王继恩等人会将生米做成熟饭,万一帘后不是赵恒而是其他人,诸官拜贺后,再试图改变格局,又是一番凶险难测的麻烦。李皇后答应了吕端,卷帘。吕端走上台阶辨认,确认帘后的继承人就是赵恒,这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拜呼万岁”。

于是,大宋有真宗皇帝。

赵元佐不见宋真宗

有意味的是赵元佐。

真宗很敬重这个大哥。几个月后,以赵元佐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再次被复封为楚王,并允许他在家养病,可以不上朝。但真宗要去赵元佐府上看望他时,赵元佐说自己有病,坚决推辞不见,并说:“虽来,不敢见也。”即使是皇帝你真的要来,我也不敢见你的!从此以后,兄弟二人终生没有再见。

赵元佐如此反对太宗、反对真宗,都是涉及皇位的大事,但是太宗也不过将他贬黜、真宗则不但不贬,更多次存问。在后来几十年的岁月中,赵元佐一直活到仁宗时代,一直很安全。卷入权力问题,平安生存,这在历朝历代中,是很罕见的。大宋帝国三百年,皇室、大臣、士大夫、庶民,是仇恨较少、戾气较少的时代,各类人等,生存在这个时代,很有免予恐惧的自由。

王继恩自知阴谋不成,局面危险,于是又秘密委托一个大臣胡旦,在朝廷上为自己开脱,并做了一番褒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