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人倒不张扬。”
“是啊,毕竟还是官府通缉的要犯,自是要小心的。他没有注意到你吗?”
“巨鹿那么多人,他应该不会记得我的长相。他是个大人物,我出于好奇多看了几眼,才记住了他。”
陈潜的脑中回想起洛阳城中看见韩暹的情景。第一次是他把头巾忘在了木匠场,回去取的时候看见的。那时韩暹好像在打探洛阳的动静,他沿着木匠场的围墙走,不远处似乎还跟着几个随从。第二次见到他是三日后。陈潜正要离开木匠场,一推开门就和他打了一个照面。韩暹弯着腰,装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不住眨眼,似乎是说:“我只是路过此地的平民百姓。”正是这个表情,让陈潜断定此人就是韩暹。
“对了,什么时候开工?”景妹换了话题。
她指的是修建道场的事。为了客居洛阳的月氏一族而建立的白马寺,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汉人信徒逐渐增加,出现了一些意欲皈依的妇人。几年前开始,月氏人便在讨论建尼姑庵的事了。信仰坚定的人盼望能够早日建起,但务实的人对此不甚积极。客居洛阳的月氏人大多是沿着丝绸之路经商的商人及其家眷。正逢乱世,生意不好做。商队一方面要武装自己,一方面要时时贿赂当地权贵,以求自保,自然要耗费金钱。加之中土汉人购买力因动乱下降,月氏人收入减少,像新建寺院这般耗资巨大的工程,确实不合时宜,但又不能无视信仰的力量。于是,支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先给皈依佛门的尼姑建一座修行道场,等天下太平后再建像模像样的尼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