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到一起,可以激发他们的竞争之心。同时,为了不使这种竞争过火,又给他们派去了善于调解人际关系的高手。这真是一种高超的人事安排。
南下的人马在当年七月出发。然而曹军还未到荆州,便听说刘表病死了。长子刘琦本在江夏出任太守,得知父亲病危时,曾经回过襄阳,但蔡瑁却说:“治理江夏责任重大,若是知道少主人擅离职守,卧病在床的父亲恐怕会很生气。不要影响父亲的病情,这才是尽孝之道。”就这样又把他打发回来了。听说曹操的南征军逼近荆州,失去刘表的群臣聚集起来商议对策。刘备作为客将,长期驻扎在新野,后来受刘表的邀请,移驻樊城。樊城距离襄阳很近,刘表想让刘备的军队在州都的正前方抵御曹操的人马。然而,刘表死后,襄阳的重臣会议却没有邀请刘备。大概是因为如此重要的问题不能有外人参与吧。
荆州的重臣蒯越、傅巽等人主张向曹操投降。“曹操挟持天子。我军若与之为敌,恐怕会被指为叛贼。”他们虽然举出这种说辞,但实际上心中更清楚,荆州现在的状态根本无法和曹操作战,更没有战胜的希望。之所以没有邀请刘备参加会议,是因为他也是讨论的对象。“刘备能对抗曹操吗?”大家需要议论这个问题。像这样的事情,在本人面前当然不便于讨论。
“刘备没有那个实力。他若是能抵敌曹军,为何还要客居荆州?想要依靠他就错了。就算刘备帮我们挡住了曹军,他还会把自己守住的荆州还给我们吗?无论如何,我们都保不住荆州。既然保不住了,不如顺天子之命,拱手让给曹操为好。”滔滔不绝说这一番话的,是一个名叫王粲的人。这个人个头不高,脸上满是皱纹。看重外表的刘表没有重用王粲。其实王粲文采斐然,是后来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曾祖父曾经做过太尉(国防部长),祖父做过司空(副首相),他是名门之后,仅仅因为容貌丑陋而不受重用。刘表放弃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难成大器也是可想而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