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三国史秘本 > 第204章完结

第204章完结

女子赶忙伏在地上。·墈?书,屋¢小.说-枉¢ +唔¢错/内?容\

“我有没有在听,你能看得出来?”

“是的,您对这音乐没有任何反应。奴婢是为了安慰丞相,才拨动琴弦的,可是……”

“是吗?真不愧是高手……丝毫不逊色于令尊的琴声啊!”

“实不敢当。”女子这才终于抬起了头。她是已故的蔡邕之女蔡文姬。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献帝东归时的诸侯混战中,蔡文姬被匈奴掠走,成为于扶罗之子左贤王豹的侧室,在匈奴生活了多年。曹操与其父蔡邕交情深厚,花钱将蔡文姬赎了回来。蔡邕乃天下闻名的琴师,而他的精湛琴艺也传授给了女儿文姬。

“我刚才竟然没有聆听仙人弹的琴,实在是有失礼数。”曹操有些过意不去。

“您不必在意。先父常说,能让听者忘记乐音本身,才算是达到了琴技造诣之极致。”文姬说完,又俯下了身子。

“其实是我在思考其他的事情啦。,狐¨恋′闻·学! ¨首_发^”

“如果有助于丞相思考,那也是琴的幸运。”

“事到如今,不得不重新打算……能否再弹一曲,助我思考。”

“遵命。”文姬坐正了身子说:“美妙的琴声,加之知心朋友的建议,定会催生好的建议。”

“稍等。”曹操伸出右手说。

优美的琴声由有名乐师蔡文姬来演奏,可是谁才是提出建议的知心朋友呢?曹操思考片刻,摇响了身旁的铜铃。这是呼唤随从到场的信号。随从立即走进来,俯身跪下。

“唤五斗米道的教母来。”曹操命令道。

据说“琴”字由“禁”字演变而来。古书中记载由来是琴音能禁防淫邪,端正人心,但看起来有些牵强附会。不过,自古以来琴音就被视为圣洁之物。琴有七弦二孔,七弦指北斗七星,二孔则是龙池与凤沼,是喜庆的名字。-看-书?屋^ !无\错/内/容^

清澈的琴声缓缓响起。曹操在栏杆旁边的胡床上坐了下来。胡床,如字面所示,是胡人的东西。在此以前,汉民族一直习惯跪坐。据说汉民族开始喜欢使用胡床,也就是有靠背的椅子,正是在东汉三国时期。史书中也有记载:汉献帝之父灵帝喜欢胡床。曹操喜欢胡床,也许是因为他身材矮小。他自己坐在胡床上,其他人都跪坐着,这样会显得他十分高大。五斗米道的教母少容端坐在屋子的角落中。屋门大敞着,带栏杆的回廊也并不宽敞,所以两人之间的距离其实相当近。曹操低头看着少容。她虽然身材娇小,却丝毫不为对方的威势所动,内心之中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刚强。有一次,她曾经对曹操说:“请丞相夺取天下,而我则夺取天下人之心。”这真是再明了不过的挑衅了。文姬说起知心朋友的建议时,曹操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少容。

“教母为何不回到汉中令郎的身边?”曹操问。

“分别一段时间之后,我与汉中人的想法也就不同了。”

“怎样不同呢?”

“我曾经跟丞相说过,我一心想让道的教导在人们心中传播。因为汉中的人们拥有汉中这片不大不小的土地,所以为了守护这片土地、拓展这片土地,他们才想将道的教导传播出去。”少容答曰。少容的儿子张鲁,字公祺,割据汉中已有二十五年。少容带着爱徒陈潜出游四方后,再也没有回过五斗米道本部所在的汉中。少容的信念是将道的教导传扬到人们的心中,然而拥有了土地的儿子的想法却离她越来越远。四处漂泊的思想家,与割据一方的“领主”的想法不同也是理所当然的。

“哦,教母也是悲哀之人啊!”曹操说。这时,蔡文姬正在演奏一支叫《别鹤操》的曲子,并低声唱着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