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顿悟,禅门语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可以作为佐证:
一日寒山问:“古镜不磨,如何照烛。”师曰:“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月。”曰:“此是不照烛也,更请师道。”师曰:“万德不将来,教我道什么。”寒拾俱礼拜。《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丰干乃是得道的禅宗高僧,自不会执着于名相,更不会执着要去五台山礼文殊。丰干禅师在临死之前所说的去五台山,实际上是对自己生命将尽的一个预言,五台山是丰干禅师心中的一个形象,象征着智慧和解脱。拾得和尚自然也知道禅师言语所指,生命走到了尽头,但是对于佛法的顿悟和对于世事明澈的智慧则归于五台山而去。
再来说寒山。都说真正的朋友之间会有一种感应,这种现象出现在寒山和拾得、丰干之间也就更加不奇怪了。就在禅师和拾得圆寂的头一天晚上,寒山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很烦躁。这些年来,自己在寒石山闲来读佛经,闷来观松云,心境一直很好,说心如止水也不为过,可是为什么今天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难道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吗?寒山着实不知道什么事情会让自己如此难以心安,还是明天一早去国清寺吧,找禅师和拾得和尚聊聊,或者会有收获的。想到丰干禅师和拾得和尚,寒山很是感激,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这两位知己,自己的日子才显得如此得宁静,自己的心也似乎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的感觉,想来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国清寺了,觉得甚是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