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荒野寒山 > 第64章完结

第64章完结

,青天为被,在寒山的精神世界里,唯有青山与绿水,苍松和白云,徜徉于其间,任随天地变化,他枕石而眠,快活自在,似乎在与自然的融合中,已经化为了寒岩的灵魂,而进入了永恒的境界。寒山因寒石山而得名,寒石山因寒山而具有灵性。在丰干和拾得去世之后,寒山就再没有离开过寒石山,他的生活就在这里,终日与清风白云为伴,或读古人书,或观四时景,寒石山种种美丽尽在寒山的眼中,故而这时期,寒山在其诗歌中对于寒石山融入了深深的情感,后人对于寒山描写寒石山的山水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诗“吟到寒山句便工”[4],这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这就是他的生命,他的情感。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斯奈德曾翻译了寒山诗二十四首,其中二十首诗是与寒石山相关的,斯奈德在译者序中说:“当寒山在诗中提及‘寒山’的时候,他是指他自己、他的家以及他的心境”[5]。

当然,寒石山中的寒山其生活也并非只有山水,与他相伴的也并不是只有幽深的寒石山。作为一个对于生活有了深刻理解的长者,他有着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刻的批判和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寒山的足迹也遍及了附近的山村,他是生活于其间的一个现实的人,一个充满着生活睿智的长者。寒石山虽然偏僻,但是最偏远地方都是有人居住的,寒石山附近就有村庄,有百姓生活于其间。寒山与村民往来的事情,隐含于寒山诗之中。寒山开始写诗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因为寒山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所以,他的诗都是心有所感而然,每当这个时候,寒山总是会把想到的写在树上或者墙壁上。而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随意性,也就因此衍生了一些趣事,这些事情在寒石山附近至今流传,以下是其中三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