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uo;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一住》一八三),寒山的心灵在隐逸之中获得了解脱,忘却了尘世的纷扰,“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我向》二〇三),在无拘无束之中,他的精神达到了极度的自由和逍遥。寒山之隐,为的就是寻求内心的超脱,获得精神上的宁静,这是其精神世界的基本出发点。
其次是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和宁静。这是因隐逸而来的必然结果,寒山一生的多数时间是在隐逸中度过的。寒石山是寒山生活之所,寒山因其而得名,是寒山的精神生命所在。因此,寒山对此也凝注了深情,其笔端的寒石山有如仙境,溪涧蜿蜒,山峦层叠,古木参天,白云萦绕。杳杳寒山道,难闻车马声,唯有鸟鸣和松涛在侧。在这里,寒山心如秋水,自得其乐,幽居山林之中: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杳杳》三十一)
鸟语情不堪,其时卧草庵。
樱桃红烁烁,杨柳正毵毵。
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