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荒野寒山 > 第91章完结

第91章完结

人其诗》,1973年,《寒山子传记资料》第二辑。

[20] 转引自钟玲《寒山在东方和西方文学界的地位》,《中国诗季刊》第3卷第4期,1972年。

[21] 赵滋蕃《寒山子其人其诗》,《寒山子传记资料》第二册,84页。

写在《荒野寒山》之后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疏懒的人,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我经常会说,懒惰是人类的天性。这一次,也是如此。《荒野寒山》的稿子,经过责编马晓娜女士非常精心、细致的修改,差不多就要完成所有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想起来要说些什么。当然,这是非常不恰当的疏懒,所以,必须要说一些什么。这个书稿之所以能够以现在这样非常精美的形式(至少看上去是很赏心悦目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江西人民出版社功不可没。所以,对于马晓娜女士的感谢,是不可以被疏漏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她的话,也就不会有这个书的出现了。

2006年,我出版了《隐逸诗人——寒山传》,作为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寒山的影响自然是毋庸讳言的,可是,寒山是谁?我想几乎没有人可以确定地说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写的《寒山传》大概是有“捏造事实”的嫌疑的。如果一定要解释,没有任何可靠史料的人物传记何以是可能的?大概只能归于“捏造”,说得比较好听一些,或者是创造。所以,《寒山传》里所涉及的一切关于寒山生平的描述,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那个寒山的生活历程的再现,而只能说是我在寒山诗的阅读过程中,试图将诗歌中的意象和历史的脉络做一个非常主观的对接,让那个在历史维度中已经完全消失的寒山获得以某种特殊的形式“重现”。因此,对于《寒山传》,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非常断然地予以否定,毕竟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寒山已然完全不能还原了。但是,作为一个“捏造”的人物,他对于我们理解寒山诗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因为一个“活生生的”寒山,毕竟在传达寒山诗的内涵角度,具有更为直观和丰富的效果。如此一来,我所做的工作,大概就是通过阅读寒山诗来创造寒山,然后,希望经由寒山的创造,使得更多人能够进入寒山诗。当然,当我们能够理解并接受寒山诗的意象的时候,寒山本人究竟是怎样,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你我都有可能是寒山,毕竟在理解的那一瞬间,寒山就进入了你我的生命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