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明天子朱祁镇 > 第11章完结

第11章完结

尽管孙皇后巧舌如簧,但张太后仍然把脸一沉,叱问道:“听说祁镇还擅自离开孝堂,跑回东宫找小厮们踢球玩儿去了,有没有这回事?”

小祁镇素来惧怕这位严厉的祖母,听见她责问,吓得直往母亲身后退缩。?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孙皇后连忙拉着他一起跪倒在地。

“太子年幼贪玩,媳妇疏于管教,请母后责罚。”

张太后叹了口气道:“唉!皇上殡天,哀家承受了丧子之痛,已是肝肠寸断,祁镇还要如此不争气,看他这样子,如何继承大统?哀家岂非要辜负皇儿的重托啊?”

听了老太后这番话,孙皇后心里一惊。近日朝野关于皇位继承的诸多议论也风传到她耳中,情急之下她只得带着祁镇来清宁宫求见太后,为儿子摇摇欲坠的皇位做最后一搏!这时,她也顾不得皇后的尊严,哭泣着扑倒在张太后脚下,涕泪纵横地奏道:“太子年幼懵懂,累及母后,罪在贱媳教育无方。还望母后念及先帝临终托孤的一片苦心鼎力扶持,务使太子顺利继承大统,先帝在九泉之下方能瞑目啊!”

孙皇后知道在目前的危急形势下,唯有打出“宣宗遗愿”这张感情牌才能够打动太后,让她顾念母子之情,不忍违背已故皇儿的意愿,才有希望让祁镇顺利继位。~卡,卡^暁\税~王~ ¢埂/欣·蕞*全~果然老太后拭去脸颊上的泪珠,喟然长叹道:“唉!都起来吧。册立新君乃庙堂大计,也不是哀家一个人说了算的,还需宗室和辅政大臣们从长计议。你不要听信浮言,轻举妄动,有失中宫的身份。听见没有?”

孙皇后听到老太后话中似有转寰维护太子之意,一块石头总算稍稍落地。她为了让太后放心祁镇继位后自己不会插手朝政,便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心迹道:“蒙母后天恩扶持太子继位,媳妇感激涕零。嗣后朝廷军国大事悉遵先帝遗命,一律禀报母后裁决。媳妇谨遵祖训,决不会干预政事,专注于治理后宫,请母后放心。”

这一点正是张太后颇为担心的,她深知孙皇后是个权势欲极盛的女人。¢x,i·n~w,a+n+b·e+n!.^o~r·g?好在祁镇还小,外有顾命大臣,内有自己掌舵,现在还轮不到她有擅权的机会。不过,她能有这样的表态总是好的。此时老太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她挥挥手道:“夜深了,哀家也困了,你们回去吧。”

“媳妇遵命。”

孙皇后站起来,拉着睡意惺忪的小祁镇叩谢过太后,施施然退出寝宫,登辇而去。

三 “这就是你们的新天子!”

就在这天夜里,两辆青幔轿车碾过街上的积雪,先后停靠在大学士杨士奇的府门前。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杨荣和礼部尚书、弘文阁学士杨溥这两位内阁的重要成员先后到达,七十一岁的首辅、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已在书房等待他俩多时了。

皇帝新丧,三位辅臣担负着朝廷重任,白天内阁里忙得不可开交,缘何还要在深夜里车马劳顿聚首在学士府里?他们有什么事情要紧急商讨呢?

户外风雪凛冽,首辅的书房里倒还暖和。书房的一角有一架栗炭炉烧得挺旺,小书童奉上的香茶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若在平日,三位学士在此谈经论史,吟诗作赋,相互唱和,那是何等惬意!只可惜当下他们没有那样的闲情逸致了,他们的谈话一开始就切入正题。

六十五岁的杨荣首先开口道:“寓公今日相召,想必是商讨国祚之事吧?”

杨士奇名寓,故同僚间以寓公相称,但朝中大多数人皆亲昵而又尊敬地称他杨阁老。建文初集诸儒修纂《太祖实录》,杨士奇被召入翰林任编纂官。朱棣即位,他与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同值文渊阁,参与机务,是明朝内阁制的肇始。杨士奇历经建文、永乐、仁熙、宣德四朝,德高望重,其资历与名望无人可及,故宣宗遗诏以他为辅政五大臣之首,委寄重任。国丧期间,诸事繁复未定,宫中乱成一团麻,他这个内阁首辅不得不在古稀之年挑起朝廷重任,殚精竭虑地运筹谋划,以策万全。此时,见杨荣问他,便从容答道:“先帝丧礼即将圆满结束,按制七日后新君即位荣登大宝。如今朝野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我等身居台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