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明天子朱祁镇 > 第30章完结

第30章完结

马愉、曹鼐他们心中畏惧皇上身边这位最有权势的太监,往往是低头认错,唯王振之命是从,按照他的指示来修改票拟意见。¨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久之,王振在批红时常把内阁票拟的小笺撂在一边,径自代表皇帝发号施令,时间久了,他甚至产生了“吾即天子”的错觉。

以前司礼太监只管宫中的事,并不出席朝会。王振想在百官中树立自己的威风,便频频随同英宗出入外朝,接见臣僚。朝中文武官员见了皇帝,自然要跪拜迎接,王振站在英宗身旁,泰然接受群臣跪拜,面带笑容,毫无愧赧之意。

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见英宗对待王振态度极为谦恭,有如假父。于是便争先恐后地奉承王振,低三下四地尊称他为“翁父”,阿谀迎奉,丑态百出。

王振想要拉拢一些得力的官员做自己的党羽。他看中了为官声誉颇高的右都御史王文,故意去都察院试探,看能不能驯服他。因为他要打击政敌,须利用言官举劾他人方能达到目的。而右都御史正是言官们的总头目。

一天,王振假借传达圣谕,去了都察院。?我_得*书^城! ·哽,芯`嶵¨全′他的轿子到了都察院门口,两位都御史王文、陈镒都跪在门口迎接。王振非常高兴,没想到外表严峻不苟言笑的王文也是趋炎附势之徒,竟这样容易驯服。以后他就视王文为自己的党羽,利用他惩治异己,虚构炼狱。他还让英宗派遣王文视察延绥、宁夏边务,像兵部尚书王骥那样建立边功,以增加威望,升官晋爵。

兵部侍郎徐曦是个一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家伙,尽管自己年纪与王振不相上下,他却口口声声恬不知耻地称王振为“翁父”。他还把自己最宠幸的丫头送给王振的义子王山做妾。王骥征伐麓川回朝,封侯晋爵之后辞去兵部尚书职务,王振马上让英宗任命徐曦接任兵部尚书,尽管论资历才能徐曦远在其他侍郎之下。

一时士大夫廉耻丧尽,争相奔走于王振门下。光禄寺卿余亨无所奉献,竟然想出一招,命御膳房备一份皇上享用的御膳,亲自送到王振府上,诈称奉圣命慰劳司礼监大人。第二天王振向英宗拜谢赐馔,英宗愕然表示不知道这回事。王振方知是余亨有意孝敬自己,竟甘冒欺君之罪,实属忠诚可靠。*微·趣·小·税+ `免/费\岳.黩+于是寻了个机会,擢升余亨为户部侍郎。

最为无耻之尤的要数工部郎中王祐。一天,王祐带了丰厚的礼物去王振府中探望。王振见他风度翩翩,冠带鲜亮,却没有留时下非常流行的胡须,便问他:“王大人为什么没留胡子?”谁知王祐谄笑着答道:“老爷您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有?”这一席话逗得王振抚案大笑,于是真的收下王祐做干儿子,寻个机会提拔他为工部侍郎。

这个笑话在京城里流传开来。于是老百姓互相戏谑,如果某人颔下无须,便戏称他为“王振太监的干儿子”。太监权势虽重,但不能生育,没有子嗣。“王振太监的干儿子”摆明着不是什么恭维的话,往往因此而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

王振不但贪恋权势,还喜欢敛财。司礼太监喜爱古玩字画在京城里是有名的。不时有官员想方设法以高价购得珍稀艺术精品呈献给他,以博一官半职。各地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必然先到王振府上拜谒,贡献地方土特产。这些“土特产”往往只是外面的遮饰物,而盒里藏的必是金银珠宝、玛瑙珍珠等值钱的东西。

到了后来,随着王振权势愈盛,官员们进京拜谒,干脆赤裸裸毫无遮掩地送银子。多至千金,少亦数百金不等。更有一些无耻之徒,公开帮王振开价收受贿赂。比如那位“干儿子”王祐,便曾对人说某官以千金进献王太监,得授要职;某官未曾送礼,虽政声颇佳亦不得升迁。言外之意就是:你们看着办吧。

福建参政宋彰与都指挥佥事邓安,联袂进京述职。由于王祐名声在外,宋彰便先去他那里打听,求放一个布政使要给王太监贡献多少银子?王祐伸出一个指头示意,宋彰惊诧地问:“一万两?”王祐见他开口如此阔绰,便顺坡下驴地道:“宋大人,这个数目不多啊!谁不知道封疆大吏每年的进项少不了十万八万?”

宋彰连忙谄笑道:“不多,不多。&rdq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